数据库期末简答题-第一章
1. 简述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数据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和可共享三个基本特点。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控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数据库时进行并发控制,在发生故障后对数据库进行恢复。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也是一个大型复杂的软件系统。
-
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2. 简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 数据定义功能;
- 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 数据操纵功能;
- 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 其他功能,如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访和互操作功能等。
3. 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管理方式是什么?
阶段 | 特点 |
---|---|
人工管理阶段 | 数据不保存、不共享、不具有独立性、由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没有专用软件管理数据 |
文件系统阶段 |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 |
数据库系统阶段 |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
数据库的数据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保护(2)数据的完整性检查(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4. 列出数据库技术的特点(至少3个以上)
- 数据结构化;
-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 数据独立性高;
-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5. 数据建模的三个要求是什么?
- 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
- 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
- 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6. 简述数据建模过程中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如E-R图)。
-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对象关系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或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具体实现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任务,数据库设计人员要了解和选择物理模型,最终用户则不必考虑物理级的细节。
7. E-R图中,联系有哪几种?各表示了什么业务往来的含义?
- 一对一: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
- 一对多: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
- 多对多: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
8. 数据逻辑模型三要素是什么?
- 数据结构(系统的静态特性)
- 数据操作(动态特性)
-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9. 人们已经实现了的数据逻辑模型有哪些?(列出三种)
- 层次模型: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IMS。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根结点);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数据结构清晰简单;查询效率高;提供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不能自然地表示非层次性联系;查询必须按层次结构从根节点开始,对用户要求高,用户必须清楚所用数据库的层次结构。 - 网状模型: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能够更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结构复杂,不利于用户掌握;数据定义语言(DDL)、数据操纵语言(DML)较复杂,要求用户掌握数据库结构和存取路径,不容易使用。
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中的单位是基本层次联系,是指两个记录以它们之间的一对多(一对一)的联系。
- 关系模型
10. 关系型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什么?
- 关系数据结构
- 关系操作集合
- 关系完整性约束
11. 关系型数据模型中的完整性约束有哪些?简单加以说明
- 实体完整性:若属性(指一个或一组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A不能取空值。
- 参照完整性: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不一定是不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的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取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如unique(唯一)、not null(不为空值)、check(满足某一条件)等。
12. 关系型数据模型的优缺点是什么?
-
优点:
(1)关系模型与格式化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2)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来表示。对数据的检索和更新结果也是关系(即表)。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
缺点:
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请求进行优化,这就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难度。
13. 给出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并加以说明
-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达。
-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14. 什么是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
-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即数据结构的修改不会引起应用程序的修改。
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的物理存储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时,模式保持不变,不必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即模式改变时,外模式保持不变,不必修改现有的应用程序。 -
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提供的的二级映像功能来实现的。
当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即模式改变时(增加记录类型、增加数据项),由DBMS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改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由DBMS对模式/内模式的映像作相应改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