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的设计原则


  流程管理的原则有以下几个:

原则一:组织结构应该以产出为中心,而不是以任务为中心

  以任务为中心就是以目标为中心,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目标,分解实现,这会降低流程的系统性,任务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如果分解,会降低任务的效率,当然我认为,这个原则是针对于不大的任务而言,比如调查一项产品的满意度,任务不大,可以用该原则来适用;具体做法就是尽可能将跨越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专业人员 完成的工作环节集成起来,合并成单一任务,由单个人完成。

原则二:让那些需要得到流程产出的人自己执行流程

  俗话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这个事是你的话,你肯定就上心了,所以这条原则很好理解,这条流程服务谁,谁就去推动流程的执行。

原则三:将信息处理工作纳入产生这些信息的实际工作中去

  信息到达时应及时处理,比如一个客服在接到客户的投诉举报信息时,由于没有权利处理,需要找到领导审批,领导研究后再给出解决方案,这对于信息没有做到及时处理的效果,投诉举报信息是一个顾客的怨气,必须及时得到疏导才可以;只有当客服有权去直接处理这条信息时,客户才能得到很好的重视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原则四:将各地分散的资源视为一体

  现在很多大集团有很多事业部和分公司,是属于多部门型的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的弊端就是不够灵活,现在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异地的各种管理,数据信息的共享。比如分公司的采购部需要采购一批原材料,虽然放权给分公司采购能够体现一些灵活性,但是采购的规模效益享受不到,采用信息化的信息共享,将分公司的采购信息集中到集团,既可以享受到规模效益,又能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提高发货速度等好处。

原则五:将并行工作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联系产出

  将大型的工作进行并行实施,比如利用两个独立的部门做一项工作中的不同部分,之后再进行整合,这种模式叫做并行工程(CE),这也是缩短开发周期的有效方法。

原则六:使决策点位于工作执行的地方,在业务流程中建立控制程序

  在大多数企业中,工作的执行者、监控者和决策者都是严格分开的,这是基于“一线员工既没时间也没足够的知识和眼界去做决策”的传统假设,而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拓展人们的知识,一线员工完全可以自行决策,这一原则能够提高组织的效率,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当然我认为,注重效率的同时也要看这个员工的知识积累程度,只有达到了做决策的程度,我们就可以大胆放权了。

原则七:流程多样化

  现在市场是多变的,客户的需求也是千奇百态的,我们的流程也要适应客户的变化,“拥抱变化”这一点同样在流程管理是很重要的,做事分轻重缓急,如果都统一用同一套流程,那肯定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举个例子,大的客户拿货走的是正规的审批流程,报价、下订单、发货、验收等。小的客户可等不及,他们就想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上面那段繁琐的流程显然是不适用的,我们可以采取窗口的模式,让他们付完款直接去提货即可,这样就满足了小客户的速度需求。当然,流程多样化并不等于流程多种化,种类多并不一定能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不要一味的增加流程数量、

原则八:单点接触客户

  这个很容易理解,对客户的问题只要在公司中有一个人负责就好了,售前就是销售经理对接,售后就是客服对接,以解决客户问题、满足客户需求为主。

原则九:从信息来源地一次性的获取信息

  采集信息一定要一次性采集个够!“让我一次爱个够!”利用任何快捷的方式记录所需要的信息,比如手机APP等,这对于数据的时效性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