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延时队列的实现方案
什么是延时队列?
顾名思义:首先它要具有队列的特性,再给它附加一个延迟消费队列消息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指定队列中的消息在哪个时间点被消费。
延时队列的应用
延时队列在项目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尤其像电商类平台:
1、订单成功后,在30分钟内没有支付,自动取消订单
2、外卖平台发送订餐通知,下单成功后60s给用户推送短信。
3、如果订单一直处于某一个未完结状态时,及时处理关单,并退还库存
4、淘宝新建商户一个月内还没上传商品信息,将冻结商铺等
设计目标
1、消息传输可靠性:消息进入到延迟队列后,保证至少被消费一次。
2、Client支持丰富:由于业务上的需求,至少支持PHP和Python。
3、高可用性:至少得支持多实例部署。挂掉一个实例后,还有后备实例继续提供服务。
4、实时性:允许存在一定的时间误差。
5、支持消息删除:业务使用方,可以随时删除指定消息。
延时队列的实现
??注:以下API使用基于JAVA8
我个人一直秉承的开发理念:能用JDK
自带API
实现的功能,就不要轻易重复造轮子,或者引入三方中间件(当然如果是经受长久考验的第三方中间件,且教程文档资源充分的也是可以引入项目中使用)。一方面自己封装很容易出问题(大佬无视,并收下我的膝盖),同时调试过程也会耽误很多开发时间;另一方面一旦接入三方的中间件就会让系统复杂度成倍的增加,后续他人接手项目会比较懵逼,学习、维护成本大大增加。
1、DelayQueue 延时队列
JDK
中提供了一组实现延迟队列的API
,位于Java.util.concurrent
包下DelayQueue
。
DelayQueue
是一个BlockingQueue
(无界阻塞)队列,它本质就是封装了一个PriorityQueue
(优先队列),PriorityQueue
内部使用完全二叉堆
(不知道的可以自行了解)来实现队列元素排序,我们在向DelayQueue
队列中添加元素时,会给元素一个Delay
(延迟时间)作为排序条件,队列中最小的元素会优先放在队首。队列中的元素只有到了Delay
时间才允许从队列中取出。队列中可以放基本数据类型或自定义实体类,在存放基本数据类型时,优先队列中元素默认升序排列,自定义实体类就需要我们根据类属性值比较计算了。
要实现DelayQueue
延时队列,队中元素要implements
Delayed
接口。Delayed接口里只有一个getDelay
方法,用于设置延期时间。DelayedNotify类中compareTo
方法负责对队列中的元素进行排序。ps:因业务需要我这里使用多线程去执行notify,所以也 implements Runnable接口,并重写run方法。
DelayQueue
的put
方法是线程安全的(内部调用的offer方法),offer方法内部使用了ReentrantLock
锁进行线程同步。DelayQueue
还提供了两种出队的方法 poll()
和 take()
, poll()
为非阻塞获取,没有到期的元素直接返回null;take()
阻塞方式获取,没有到期的元素线程将会等待。另外,延迟队列也支持元素的删除-remove方法。
2、Quartz 定时任务
Quartz
一款非常经典任务调度框架,在Redis
、RabbitMQ
还未广泛应用时,超时未支付取消订单功能都是由定时任务实现的。定时任务它有一定的周期性,可能很多单子已经超时,但还没到达触发执行的时间点,那么就会造成订单处理的不够及时。
使用也很方便,只需在依赖中引入quartz
框架依赖包,并在启动类上使用@EnableScheduling
注解开启定时任务功能。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quartz
关于Cron表达式,可阅读之前的文章--定时任务
3、Redis
??注:工具类使用的是redisTemplate
3.1 Zset
有序集合Zset可用来实现简单的延迟队列,将消息数据序列化,作为Zset的基本元素,将消息生成时间戳 + 消息处理延迟时间戳作为score,每次通过zRangeByScore获取一条消息进行处理,后通过zRem删除集合元素:相当于移除需要消费的 Job。
实现简单,适合做中小型对延迟时间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
3.2 expire回调
Redis
的key
过期回调事件,也能达到延迟队列的效果,简单来说我们开启监听key是否过期的事件,一旦key过期会触发一个callback事件。
修改redis.conf
文件开启notify-keyspace-events Ex
notify-keyspace-events Ex
Redis
监听配置,注入Bean Redis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RedisListenerConfig { @Bean Redis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container(Redis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Redis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container = new Redis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container.setConnectionFactory(connectionFactory); return container; } }
编写Redis过期回调监听方法,必须继承KeyExpirationEventMessageListener
@Component public class RedisKeyExpirationListener extends KeyExpirationEventMessageListener { public RedisKeyExpirationListener(RedisMessageListenerContainer listenerContainer) { super(listenerContai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byte[] pattern) { String expiredKey = message.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监听到key:" + expiredKey + "已过期"); } }
4、RabbitMQ 延时队列
使用 RabbitMQ
做延时队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而实际上RabbitMQ
自身并没有直接支持提供延迟队列功能,而是通过 RabbitMQ
消息队列的 TTL
和 DXL
这两个属性间接实现的。
先来认识一下 TTL
和 DXL
两个概念:
Time To Live
(TTL
) :
TTL
顾名思义:指的是消息的存活时间,RabbitMQ
可以通过x-message-tt
参数来设置指定Queue
(队列)和 Message
(消息)上消息的存活时间,它的值是一个非负整数,单位为微秒。
RabbitMQ
可以从两种维度设置消息过期时间,分别是队列
和消息本身
- 设置队列过期时间,那么队列中所有消息都具有相同的过期时间。
- 设置消息过期时间,对队列中的某一条消息设置过期时间,每条消息
TTL
都可以不同。
如果同时设置队列和队列中消息的TTL
,则TTL
值以两者中较小的值为准。而队列中的消息存在队列中的时间,一旦超过TTL
过期时间则成为Dead Letter
(死信)。
Dead Letter Exchanges
(DLX
)
DLX
即死信交换机,绑定在死信交换机上的即死信队列。RabbitMQ
的 Queue
(队列)可以配置两个参数x-dead-letter-exchange
和 x-dead-letter-routing-key
(可选),一旦队列内出现了Dead Letter
(死信),则按照这两个参数可以将消息重新路由到另一个Exchange
(交换机),让消息重新被消费。
x-dead-letter-exchange
:队列中出现Dead Letter
后将Dead Letter
重新路由转发到指定 exchange
(交换机)。
x-dead-letter-routing-key
:指定routing-key
发送,一般为要指定转发的队列。
队列出现Dead Letter
的情况有:
- 消息或者队列的
TTL
过期 - 队列达到最大长度
- 消息被消费端拒绝(basic.reject or basic.nack)
下边结合一张图看看如何实现超30分钟未支付关单功能,我们将订单消息A0001发送到延迟队列order.delay.queue
,并设置x-message-tt
消息存活时间为30分钟,当到达30分钟后订单消息A0001成为了Dead Letter
(死信),延迟队列检测到有死信,通过配置x-dead-letter-exchange
,将死信重新转发到能正常消费的关单队列,直接监听关单队列处理关单逻辑即可。
发送消息时指定消息延迟的时间
public void send(String delayTimes) { amqpTemplate.convertAndSend("order.pay.exchange", "order.pay.queue","大家好我是延迟数据", message -> { // 设置延迟毫秒值 message.getMessageProperties().setExpiration(String.valueOf(delayTimes)); return message; }); } }
设置延迟队列出现死信后的转发规则
/** * 延时队列 */ @Bean(name = "order.delay.queue") public Queue getMessageQueue() { return QueueBuilder .durable(RabbitConstant.DEAD_LETTER_QUEUE) // 配置到期后转发的交换 .withArgument("x-dead-letter-exchange", "order.close.exchange") // 配置到期后转发的路由键 .withArgument("x-dead-letter-routing-key", "order.close.queue") .bui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