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治理的方法论


   来源:中翰软件转发

   引言:数据分析师的角色犹如一位大厨,原料有问题,大厨肯定烹饪不出色香味俱佳的大菜,数据有问题,数据分析师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可靠。

     先从脏数据的种类及处理方法谈起。

数据治理的原则

     前面讲了脏数据的处理方法,但那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应对方法,且需要长期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来做这种痛苦的工作。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脏数据的问题,还是需要做好数据治理的规范工作。

     简单来讲,数据治理就是要约束输入,规范输出。

     

    1 约束输入:你永远想不到用户会输入哪些值,所以别给用户太多发挥的空间,做好约束工作。该用户填写的,系统必须设置为“必填”;值有固定选项的,一定用列表让用户选,别再手工输入;系统在录入提交时就做好检查,格式不对,值不在正常范围内,直接报错的情况必须让用户重新输入;设计录入表单时尽量原子化字段,比如上面说的地址,设计时就分成国家、省、市、区、详细地址等多个字段,避免事后拆分;录入数据保存的数据表也尽量统一,不要产生有大量相同数据的表,造成数据重复隐患。

  2 规范输出:老板看不同人做的报表,同一个“收益率”指标,每张报表的值都不一样,老板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不知该骂谁,只能全骂。排除计算错误的情况,一般都是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的。所以要统一语义,做一个公司级别的语义字典(不是数据库的数据字典)。所有给人看的报告上的指标名称,都要在语义字典中备案,语义字典明确定义其统计口径和含义。不同统计口径的指标必须用不同的名词。如果发现一个词已经在语义字典中有了,就必须走流程申请注册一个新词到语义字典。

数据治理的落地

  脏数据的处理需要ETL工具,语义字典不一定要借助于系统。事实上,由于这类系统过于复杂,国内鲜见实施成功的案例,用Excel加制度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关于落地推广策略,说来也简单,老大拍板说必须实行,再用优先话语权吸引一个部门试点,再横向扩展。哪个部门先落地,哪个部门就能按最符合自己习惯的用词来命名指标,相当于占坑。后面的部门都要遵从前人的标准,重名但意义不同的指标需要另外找词儿命名。这样就不怕没人积极主动。

  以上,就是精炼版的数据治理方法论。大家都知道这是个苦活,但是笔者还要提醒的是,越晚动手越苦。有了经验以后,做新业务系统设计时,大家就可以充分考虑数据治理的规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