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二叉树、AVL树、B树、红黑树总结


转载: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anderlustLee/article/details/81297253

二叉查找树

二叉查找树就是左结点小于根节点,右结点大于根节点的一种排序树,也叫二叉搜索树。也叫BST,英文Binary Sort Tree。
二叉查找树比普通树查找更快,查找、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但是二叉查找树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就是会变成一种线性链表似的结构。此时时间复杂度就变味了O(N),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出现了二叉平衡树

平衡二叉树

平衡二叉树全称平衡二叉搜索树,也叫AVL树。是一种自平衡的树。

AVL树也规定了左结点小于根节点,右结点大于根节点。并且还规定了左子树和右子树的高度差不得超过1。这样保证了它不会成为线性的链表。AVL树的查找稳定,查找、插入、删除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logN),但是由于要维持自身的平衡,所以进行插入和删除结点操作的时候,需要对结点进行频繁的旋转。

AVL树每一个节点只能存放一个元素,并且每个节点只有两个子节点。当进行查找时,就需要多次磁盘IO,(数据是存放在磁盘中的,每次查询是将磁盘中的一页数据加入内存,树的每一层节点存放在一页中,不同层数据存放在不同页。)这样如果需要多层查询就需要多次磁盘IO。为了解决AVL树的这个问题,就出现了B树

B树

B树也叫平衡树,也叫作B-树,英文为Blance-Tree。是一种多路平衡树

一个m阶的B树规定了:

  1. 根结点至少有两个子女。

  2. 每个中间节点都包含k-1个元素和k个孩子,其中 m/2 <= k <= m 。

  3. 每一个叶子节点都包含k-1个元素,其中 m/2 <= k <= m。

  4. 所有的叶子结点都位于同一层。

  5. 每个节点中的元素从小到大排列,节点当中k-1个元素正好是k个孩子包含的元素的值域分划。

B树每一层存放了更多的节点,由AVL树的“瘦高”变成了“矮胖”。可以相对减少磁盘IO的次数。MongoDB的索引就是用B树实现的。

B树也是一种自平衡的树,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也需要对结点进行旋转等操作。

不过,B树的查找不稳定,最好的情况就是在根节点查到了,最坏的情况就是在叶子结点查到。另外,B树在遍历方面比较麻烦,由于需要进行中序遍历,所以也会进行一定数量的磁盘IO。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B+树。

B+树

B+树每个非叶子结点存放的元素只用于索引作用,所有数据保存在叶子结点

一个m阶的B+树规定了:

  1. 有k个子树的中间节点包含有k个元素(B树中是k-1个元素),每个元素不保存数据,只用来索引,所有数据都保存在叶子节点。

  2. 所有的叶子结点中包含了全部元素的信息,及指向含这些元素记录的指针,且叶子结点本身依关键字的大小自小而大顺序链接。

  3. 所有的中间节点元素都同时存在于子节点,在子节点元素中是最大(或最小)元素。

因为非叶子结点中存放的元素不存放数据,所以每一层可以容纳更多元素,也就是磁盘中的每一页可以存放更多元素。这样在查找时,磁盘IO的次数也会减少。

另外,B+树的查找稳定,因为所有的数据都在叶子结点。每个叶子结点也通过指针指向构成了一种链表结构,所以遍历数据也会简单很多。

B+树的插入和删除和B树类似。

红黑树

红黑树也叫RB树,RB-Tree。是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查找树,它的节点的颜色为红色和黑色。它不严格控制左、右子树高度或节点数之差小于等于1。也是一种解决二叉查找树极端情况的数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