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面向对象课堂笔记
复习
'''
1.random
random() | randint() | choice() | sample()
2.序列化:obj=>str 反:str=>obj 存储与传输采用的都是字符串类型
json:跨语言用于传输
-- 只有一个根:单一数据 | {}包裹的数据 | []包裹的数据
-- 复杂的数据都是由{}与[]嵌套形成
-- 支持的数据类型:dict list bool int float str null
-- 字符串数据都是用""包裹
pickle:支持所有类型数据,用处文件存储
shelve:支持所有类型数据,用处文件存储,即时存储
使用:
str = json.dumps(obj) | json.dump(obj, wf)
obj = json.loads(str) | obj = json.load(rf)
pickle使用同json
shv_obj = shelve.open(file, writeback = True)
# 序列化
shv_obj[key] = value
shv_obj['stus'] = []
# 反序列化
print(shv_obj['stus'])
# 内存中修改的值,writeback为True会实时同步到文件中
shv_obj['stus'].append("Bob")
shv_obj.close()
3.加密
hashlib:不可逆加密,采用碰撞认证
hmac
使用
lock_obj = hashlib.md5(b_data)
lock_obj.update(salt)
result = lock_obj.hexdigest()
4.文件处理
shutil
5.logging
五个级别:debug info warning error critical
四大组成部分:logger(打印者) filter(打印的信息过滤) handler(输出位置) formatter(输出格式)
配置:LOGGING_DIC => logging.config.dicConfig(LOGGING_DIC)
sys.stdin | sys.stdout | sys.stderr
6.re:有语法的字符串,用来匹配字符串
匹配步骤:1) re_obj = compile(r'正则语法的字符串') 2) re_obj.正则方法('匹配的目标字符串')
-- re.模块的方法(r'正则语法的字符串', '匹配的目标字符串', flags) flags: re.I | re.S
方法:findall() | match() | search() | split() | sub(r'', new_str, target_str)
语法:
单个字符:a | [ab] | a|b | [^ab] | [0-9] | \d | \D | [a-zA-Z0-9_] | \w | \s | .
多字符(重复):
贪婪匹配:ab{2} | ab{m,} | ab{,n} | ab{m,n} | ab? | ab+ | ab*
非贪婪匹配:贪婪匹配后? ab{m,n}? | ab?? | ab+?
贪婪匹配: <.+> => "" =>
非贪婪匹配: <.+?> => "" =>
分组:() 在匹配的结果中只想取出部分的信息 | (?:) | (?:P)
(?:ab){2}
'''
?
"""
import re
print(re.findall(r'(ab|cd)e', 'abeabacadbcbdcde')) # ['ab', 'cd']
print(re.findall(r'(?:ab|cd)e', 'abeabacadbcbdcde')) # ['abe', 'cde']
print(re.findall(r'(ab){2}', 'abab')) # ['ab']
print(re.findall(r'(?:ab){2}', 'abab')) # ['abab']
"""
面向对象编程
"""
# 1.什么是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
面向过程编程:解决问题从过程出发,解决问题步骤化
?
面向对象编程:解决问题从对象出发,解决问题找对象
?
对象与类
类:对象的类型 => 数字
具有相同特征与行为集合的抽象
?
对象:类的具体表现 => 数字10
类的实例化,就是具有特征与行为实际存在的个体(每一个对象都是唯一的)
?
# 2.为什么要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过程:开发成本高,解决问题局限性小
面向对象:开发成本低,解决问题局限于对象
?
问题:'abc' => {'a', 'b', 'c'}
面向过程: 手撸
面向对象:str => list => set
?
开发:优选面向对象(找解决问题的对象),
再考虑找多个对象(面向对象与面向过程的结合),
最后自己去封装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对象(对外是面向对象的体现,内部解决问题的核心是面向过程)
"""
?
# 需求
s = 'abc' # => ['a', 'b', 'c']
# 解决方案
# re.findall() list初始化方法
# for循环append
?
# 面向过程:解决问题步骤化
res = []
for c in s:
res.append(c)
print(res)
?
# 面向对象:解决问题找对象
# -- 对象如何解决问题:对象.解决问题的方法()
?
# 找re对象
import re
res = re.findall(r'[a-z]', s)
print(res)
?
# 找list对象
res = list(s)
print(res)
类的声明语法
class 类名:
# 在该缩进下(在类下)定义多个函数,类名就可以整体管理所有的函数,通过点语法来调用具体的函数
def fn1():
print('fn1 run')
def fn2():
print('fn2 run')
def fn3():
print('fn3 run')
# 类名的命名规范:采用大驼峰
点语法与名称空间
# 可以产生名称空间的语法
?
def fn(): # 具有名称空间:fn.__dict__
pass
?
class Fn(): # 具有名称空间:Fn.__dict__
pass
?
import md # 具有名称空间:md.__dict__
?
?
# 名称空间如何为一个名字设置值,或访问一个名字对应的值
fn.__dict__[名字] = 值 # 设置值
print(fn.__dict__[名字]) # 取值
?
?
# 重点:名称空间取值赋值的语法优化:点语法
fn.名字 = 值 # 设置值
print(fn.名字) # 取值
类与对象的声明
class People:
name = '人'
p1 = People()
p2 = People()
?
# 结论1:类与每一个对象的名称空间都是独立的
print(p1.__dict__) # {}
print(p2.__dict__) # {}
print(People.__dict__) # {'name': '人', ...系统的}
?
# 结论2:类与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使用类中的名字
print(People.name) # 人
print(p1.name) # 人
print(p2.name) # 人
?
# 结论3:对象访问名字,优先访问自己的,自己没有再访问类的
p1.name = '张三'
p2.user = '李四'
print(People.name) # 人
print(p1.name) # 张三
print(p2.user) # 李四
print(p2.name) # 人
?
# 重点:
# 对象操作名字,操作的是对象的,类操作名字操作的是类的,之间相互不干预
# 类只能访问类的名字
# 对象访问名字,优先访问自身的,自身没有再访问类的
类的初始化方法
# 可以快速为类实例化出的每一个对象,产生对象名称空间中的多个名字
?
class NewTeacher: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x, age):
# print(id(self)) # self就是实例化产生的对象(nt1)
# print('init 被调用了')
self.name = name
self.sex = sex
self.age = age
pass
?
# 类()就是在调用类的__init__方法
nt1 = NewTeacher('王大锤', '男', 58)
# print(id(nt1))
print(nt1.name, nt1.sex, nt1.age)
?
?
nt2 = NewTeacher('王小锤', '男', 48)
print(nt2.name, nt2.sex, nt2.age)
类的方法分类
"""
# 对象方法:直接定义的方法,建议由对象调用,类中内部需要使用对象的数据时的方法要定义为对象方法
# 1.对象方法对象调用,默认传入对象给第一个形参
class 类名:
def fn(self, *args, **kwargs): pass
?
# 类方法:被classmethod修饰的方法,建议由类调用,类中内部需要使用类的数据时的方法要定义为类方法
# 2.类方法由类调用,默认传入类给第一个形参
class 类名:
@classmethod
def fn(cls, *args, **kwargs): pass
?
# 静态方法:被staticmethod修饰的方法,建议由类调用,类中内部不需要类相关数据时的方法要定义为静态方法
# 3.静态方法建议由类调用,默认不传入调用者
@staticmethod
def fn(*args, **kwargs): pass
"""
# 案例
class Book:
name = '书'
def __init__(self, name, price):
self.name = name
self.price = price
?
# 书的详情信息 => 一定需要知道哪本书
# @classmethod # 类调用cls就是类,对象调用处理成 对象.__class__
?
def detail(self):
# print(cls.name)
print("%s的价格为:%s元" % (self.name, self.price))
?
book1 = Book('西游记', 38.8)
book2 = Book('金', 88.8)
book1.detail()
book2.detail()
# print(book1.__class__)
?
?
# 静态方法:方法的内部不需要对象及类的参与,所以定义为静态方法,但是方法必须由调用者,建议用类就可以了
class NumTool: # 工具类 => 模块
def max_two(self, n1, n2):
max_num = n1 if n1 > n2 else n2
print('大数是%s' % max_n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