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银行的表外业务?什么是中间业务?
一、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没有直接影响,但却能够为银行带来额外收益,同时也使银行承受额外风险的经营活动。
广义的表外业务,泛指所有能给银行带来收入而又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应的业务。
主要包括如下:
信用类业务:票据、信用证、保函等
承诺类业务:贷款承诺函等
委托类业务:委托贷款、代理清算、代收代付、代理产品销售等
咨询类业务:金融顾问服务等
其他类业务:保管箱等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表外业务多指的是银行的理财业务。
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再借助信托公司等通道(目前也开始可以不借助通道),将资金提供给融资企业。银行从中收取手续费。
与吸收存款进而发放贷款的表内业务相比,好处主要有这么几点:- 不占存贷比,不占放贷规模
- 不受巴塞尔协议制约
- 法律上讲,银行只对理财产品承担管理责任,即是到期未兑付也远远不像存款那么严重
二、中间业务
所谓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以中介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位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主要包括:
- 结算业务
- 租赁服务
- 信托业务
- 代理业务
- 信用卡业务
- 代保管业务
- 信息咨询业务
结算:各经济单位之间
清算:银行之间的货币支付
三、二者的区别 商业的所有中间业务都属于表外业务,但是表外业务不仅仅包含中间业务。 在中间业务中,银行一般仅仅处在中间人或服务者的地位,不承担任何资产负债方面的风险。 表外业务虽然不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各方,即不直接形成资产或负债,但却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或负债,在一定条件下,表外业务可以转换为表内业务,因此银行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