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建模布线技巧
一、多边面转四边面
Ⅰ、三边面转四边面
- 在三边面中间增加一个点。
- 将这个新增的点分别连向三条边。
Ⅱ、五边面转四边面
- 选择一条边在上面增加一个点。
- 将新增的点连向离它最远的顶点。
Ⅲ、六边面转四边面
- 选择一个顶点,连向离它最远的顶点。
Ⅳ、七边面转四边面
- 先通过连接间隔三条边的两个顶点,分隔出一个四边面来,剩下一个五边面。
- 用上文中五边面转四边面的方法,将剩下的五边面分割成两个四边面。
Ⅴ、八边面转四边面
- 先通过连接间隔三条边的两个顶点,分隔出一个四边面来,剩下一个六边面。
- 用上文中六边面转四边面的方法,将剩下的六边面分隔成两个四边面。
二、多边线减少段数(增加段数反之同理)
Ⅰ、五边线转三边线
- 先将五边线的中间两个线段均合并点(选中线段,使用'Collapse Edge'功能)。
- 合并点后,在中间梯形的两条腰上分别增加一个点,并将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 适当缩短新增的线段的长度,完成。
Ⅱ、三边线转一边线
- 先新增一条线段将中间的四边面拦腰截断。
- 将该新增线段的左右端点分别连向底下三边线的左右顶点。
- 删除底下三边线的中间两个点。
Ⅲ、四边线转二边线
- 先新增一条线段将中间的两个四边面拦腰截断。
- 将该新增线段的左右端点分别连向底下四边线的左右顶点。
- 删除底下四边线的第二、第四个点。
Ⅳ、二边线转一边线
- 先新增一条线段将其中一个四边面拦腰截断。
- 将该新增线段靠中间的端点连向另一个四边面的底侧对角顶点。
- 删除底下二边线的中间的点。
三、四边面走向改线
- 示例目标:下图为5*5四边面组成的平面,以中间一个四边面为转折点,将原本从右到左的布线走向改为从右到下。
Ⅰ、加面版走向改线
-
如图所示,选中的线段即为目标走线方向。
-
在刚才选中的线段里侧增加一圈线,并将这两圈线的拐点连接起来,如此便完成了加面版走向改线。
-
用倒角(Bevel)功能加两圈线也是同样的道理。
Ⅱ、减面版走向改线
-
选中转折处四边面靠近左上角的三个顶点。
-
将这三个顶点合并成一个点,这样走向就往下拐了。
-
但是这时多出来了一个七条边的极点,连着两个新的三边面,我们还需要处理掉这个问题。
-
选中两个三边面相连接的两条边,并把这两条边延申出去的线段都加选上。
-
删除所有选中的这些线段,完成减面版走向改线。
Ⅲ、旋转边版走向改线
-
将转折处四边面的右边或者下边,选择一条进行删除(此处以右边线为例)。
-
删除后留下了一个长方形的六边面,由于目标走向为从右到下,所以要将六边面对半分割为左上部分和右下部分,即连接下图中六边面的左下、右上两个顶点。
-
连接两个顶点后,即完成了旋转边版走向改线。
-
刚才的操作相当于将删除的那条线段,以为右下角让路为目标进行旋转,再重新连到对应的相邻顶点上。
补充点
-
若之后想对下图中选中的连续线段进行卡线,会无法顺利完成。
因为这时候拐角的两个点为五边的极点,导致目标连续线段的外侧无法正常进行卡线,这时候需要对这两个五边极点同样使用旋转边的方式进行转移,以消除对目标连续线段进行卡线时的影响。
-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选择左侧五边极点的左边线段或上边线段中的一个,加上右侧五边极点的左边线段或上边线段中的一个,分别进行旋转边的改线操作,为目标连续线段的外侧一圈线让路。
-
若选则了相距最近的两个线段(下图中的两条线)进行旋转边改线操作,会让布线的密度压力聚集在一起。
-
如图所示会使布线非常不均匀,所以不建议选择距离近的两个线段进行旋转边改线。
-
建议选择相距最远的两个线段进行旋转边改线操作。
-
这样可以更加分散布线的压力,使布线更加均匀。
-
如此之后,对目标连续线段的外侧进行卡线就非常顺畅了。
四、扩展四边面
Ⅰ、添加循环面
- 在网格内部区域想要增加循环面时,选中目标区域的所有面或者所有的区域边线,使用挤出(Extrude)功能向内挤出一圈面即可。
Ⅱ、钻石分面
- 当需要向某一方向增加面数时(示例为向右两行四边面变四行),可以使用钻石分面的技巧。
- 如图所示,先在右边缘中间插入一个新的钻石形四边面,使得右边缘的线段数由两段变成四段。
- 然后根据这四段线拉出四个新的四边面,即可完成钻石分面。
- 最后调整下顶点使布线更均匀。
Ⅲ、尖角卡线
-
当需要对3D物体的尖角进行卡线操作时,处理使用循环边工具或倒角工具外,还可手动切线以减少卡线操作影响的面数。
-
如图需要对目标顶点进行卡线操作。
-
那么按照下图中的方式新增线段,可以同时在两个轴方向上对尖角进行卡线,相当于用循环边工具卡一条线时转弯去另外一个方向卡线,同时还减少了卡线延申出去的面数。
-
最后使用滑动功能调整线靠近尖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