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基础
计算机基础
微型计算机组成
硬件结构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
微处理器
- 功能:运算和控制中心,提供运算,判断能力
- ALU,CU,Register
- CPU位数:4,8,16,32,64
- 指的是数据总线宽度,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位数
运算器
- ? 算数逻辑单元,以加法器为基础,加减乘除
控制器
- 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电路
- 操作:取指令,指令译码,发出控制信号
寄存器
-
分类:
-
专用名称:AX,DX,BX
-
通用寄存器:暂时存放一些需要重复使用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
专用寄存器:堆栈指针SP,程序计数器PC,标志寄存器F
-
存储器
-
功能:存放程序,数据
-
内存: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RAM
-
RAM,断电数据就丢失了
ROM,断电不丢失信息
-
外存:光盘啥的
-
内存容量地址
-
1MB=1024KB 1KB=1024B 每个存储单元都被编排不同号码
-
内存的操作
- 读:CPU将内存单元内容取到CPU内部,并不改变被读单元的内容
- 写:CPU将内部信息传送到内存单元保存起来,被写单元内容改变
- 内存读写的步骤
- cpu把要读的内存单元的AB上
- 写操作,CPU紧接着把要写入的数据放到DB上
- CPU发出写命令
- 数据被写入指定单元或从指定单元独处DB
- 若是读操作,CPU紧接着从DB上取回数据
总线
- 连接多个功能部件的一组公共信号线
- 地址总线AB:地址线的根数决定了CPU的寻址范围
- 数据总线DB:数据总线决定CPU一次最多可以传送的数据宽度
- 控制总线CB:用来传送各种控制信号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程序操控硬件
位和字节
字长
- 字长是微处理器一次可以直接处理二进制数码位数,取决于微处理器内部通用寄存器位数和数据总线宽度
内存容量
- 内存单元个数,以字节为单位
- 内存空间:又称存储空间,
- 寻址范围:指的是微机寻址能力,和cpu总线宽度有关
微型计算机指标
主频
-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表示微处理器运行速度
- 主频=外部总线频率x倍频系数
- 超频:提高外频或倍频系数,可以使微处理器在更高的时钟频率
MIPS
- 由于执行不同类型的指令所需要时间长度不同,MIPS通常是根据不同指令出现的频度上不同系数求的平均值
计算机中数和运算
数制
用一组和一套统一规则表示数目
基数
数制中所含数字符号个数
常见数制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表示
权重
任何一个数值,都是各位数字本身和它权之积的总和
进制之间的转换
进制之间的转换
1.短除法
2.按权展开法
二进制-->八进制 | 八进制-->二进制
从最低位二进制数3位一组 | 小数点为界1位八进制数对应3位二进制数
八进制-->十进制
按权展开
十六进制-->十进制
按权展开
二进制-->十六进制
从小数点起二进制数4位一组,变为十六进制
十六进制-->二进制
小数点为界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
编码体系
计算机中符号数表示
-
二进制数的符号由最高位表示
-
0表示+
-
1表示-
-
机器数:数在机器中编码表示
-
真值:机器数对应的十进制数值
-
模数:一个计量器的容量
-
对模数理解:
一个有n位计数器,每一位有R种状态,每种状态代表1个数,从0开始计数 计数器所能计的数值个数就是模数 计数器模数=计数器最大值+1 计数器模数(R的n次方)取决于基数R和位数n 例子:2位十进制计数器模数是多少 基数-->10 位数-->2 模数-->100=99+1 模数决定计数器表示数值最大数量
$$
$$
机器数的三种编码方法
原码反码补码
求复数的补码的方法:
先写出复数对应的正数的二进制表示
连同符号位一起按位取反,然后再加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