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曲线与AUC值


本文根据以下文章整理而成,链接: (1)http://blog.csdn.net/ice110956/article/details/20288239 (2)http://blog.csdn.net/chjjunking/article/details/5933105  

1.概述

  AUC(Area Under roc Curve)是一种用来度量分类模型好坏的一个标准。这样的标准其实有很多,例如:大约10年前在machine learning文献中一统天下的标准:分类精度;在信息检索(IR)领域中常用的recall和precision,等等。其实,度量反应了人们对”好”的分类结果的追求,同一时期的不同的度量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是”好”这个最根本问题的不同认识,而不同时期流行的度量则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machine learning的相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一些实际的问题对度量标准提出了新的需求。特别的,现实中样本在不同类别上的不均衡分布(class distribution imbalance problem)。使得accuracy这样的传统的度量标准不能恰当的反应分类器的performance。举个例子:测试样本中有A类样本90个,B 类样本10个。分类器C1把所有的测试样本都分成了A类,分类器C2把A类的90个样本分对了70个,B类的10个样本分对了5个。则C1的分类精度为 90%,C2的分类精度为75%。但是,显然C2更有用些。另外,在一些分类问题中犯不同的错误代价是不同的(cost sensitive learning)。这样,默认0.5为分类阈值的传统做法也显得不恰当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从医疗分析领域引入了一种新的分类模型performance评判方法——ROC分析。ROC分析本身就是一个很丰富的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Google,这里只做些简单的概念性的介绍。   ROC的全名叫做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其主要分析工具是一个画在二维平面上的曲线——ROC curve。平面的横坐标是false positive rate(FPR),纵坐标是true positive rate(TPR)。对某个分类器而言,我们可以根据其在测试样本上的表现得到一个TPR和FPR点对。这样,此分类器就可以映射成ROC平面上的一个点。调整这个分类器分类时候使用的阈值,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经过(0, 0),(1, 1)的曲线,这就是此分类器的ROC曲线。一般情况下,这个曲线都应该处于(0, 0)和(1, 1)连线的上方。因为(0, 0)和(1, 1)连线形成的ROC曲线实际上代表的是一个随机分类器。如果很不幸,你得到一个位于此直线下方的分类器的话,一个直观的补救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预测结果反向,即:分类器输出结果为正类,则最终分类的结果为负类,反之,则为正类。虽然,用ROC curve来表示分类器的performance很直观好用。可是,人们总是希望能有一个数值来标志分类器的好坏。于是Area Under roc Curve(AUC)就出现了。顾名思义,AUC的值就是处于ROC curve下方的那部分面积的大小。通常,AUC的值介于0.5到1.0之间,较大的AUC代表了较好的performance。

2.ROC曲线

2.1ROC的动机

  对于0,1两类分类问题,一些分类器得到的结果往往不是0,1这样的标签,如神经网络得到诸如0.5,0.8这样的分类结果。这时,我们人为取一个阈值,比如0.4,那么小于0.4的归为0类,大于等于0.4的归为1类,可以得到一个分类结果。同样,这个阈值我们可以取0.1或0.2等等。取不同的阈值,最后得到的分类情况也就不同。如下面这幅图:

  曲线距离左上角越近,证明分类器效果越好。

  如上,是三条ROC曲线,在0.23处取一条直线。那么,在同样的FPR=0.23的情况下,红色分类器得到更高的TPR。也就表明,ROC越往上,分类器效果越好。我们用一个标量值AUC来量化他。

3.AUC值

3.1AUC值的定义

  AUC值为ROC曲线所覆盖的区域面积,显然,AUC越大,分类器分类效果越好。   AUC = 1,是完美分类器,采用这个预测模型时,不管设定什么阈值都能得出完美预测。绝大多数预测的场合,不存在完美分类器。   0.5 < AUC < 1,优于随机猜测。这个分类器(模型)妥善设定阈值的话,能有预测价值。   AUC = 0.5,跟随机猜测一样(例:丢铜板),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AUC < 0.5,比随机猜测还差;但只要总是反预测而行,就优于随机猜测。

3.2AUC值的物理意义

  假设分类器的输出是样本属于正类的socre(置信度),则AUC的物理意义为,任取一对(正、负)样本,正样本的score大于负样本的score的概率。

3.3AUC值的计算

  (1)第一种方法:AUC为ROC曲线下的面积,那我们直接计算面积可得。面积为一个个小的梯形面积之和,计算的精度与阈值的精度有关。   (2)第二种方法:根据AUC的物理意义,我们计算正样本score大于负样本的score的概率。取N*M(N为正样本数,M为负样本数)个二元组,比较score,最后得到AUC。时间复杂度为O(N*M)。   (3)第三种方法:与第二种方法相似,直接计算正样本score大于负样本的score的概率。我们首先把所有样本按照score排序,依次用rank表示他们,如最大score的样本,rank=n(n=N+M),其次为n-1。那么对于正样本中rank最大的样本(rank_max),有M-1个其他正样本比他score小,那么就有(rank_max-1)-(M-1)个负样本比他score小。其次为(rank_second-1)-(M-2)。最后我们得到正样本大于负样本的概率为: 时间复杂度为O(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