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打坐歌》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2322122921684805&wfr=spider&for=pc
性要悟,命要传,休将火候当等闲。闭目观心守本命,清静无为是根源。
百日内,见应验,坎中一点往上翻。黄婆其间为媒妁,婴儿姹女两团圆。
美不尽,对谁言,浑身上下气冲天。这个消息谁知道?哑子做梦不能言。
急下手,采先天,灵药一点透三关。丹田直上泥丸顶,降下重楼入中元。水火既济真铅汞,若非戊己不成丹。
心要死,命要坚,神光照耀遍三千。无影树下金鸡叫,半夜三更现红莲。龙又叫,虎又欢,仙药齐鸣非等闲。恍恍惚惚存有无,无穷造化在其间。
玄中妙,妙中玄,河车搬运过三关。
仙是佛,佛是仙,一性圆明不二般。三教原来是一家,饥则吃饭困则眠。
假烧香,拜参禅,岂知大道在目前。昏迷吃斋错过了,一失人身万劫难。愚迷妄想西天路,瞎汉夜走入深山。
天机妙,非等闲,泄露天机罪如山。
四正理,着意参,打破玄机妙通玄。子午卯酉不断夜,早拜明师结成丹。行一日,一日坚,莫把修行眼下观。三年九载功成就,炼成一粒紫金丹。
要知此歌何人作,清虚道人三丰仙。
第一段,指出修丹的关键在玄关,而要修呼吸法门。“调呼吸”的法门很多,顺呼吸、逆呼吸、间歇呼吸、闭息、胎息等等。调息即是调身、调心的钥匙。
第二段,要性命双修。修性容易修命难,在于性之修无形,易下手,易见功。做好人,存好心,发菩提心,体究真心,相对容易。命之修有形,难下手,难见功。修命功有很多窍诀,有很多景象,涉及气脉、火候、心性、内外、人天、凡圣、功行,可谓“毫发差殊不结丹”。“清静无为”,是修丹的根本,而现在很多功法,太有为,反倒修不好。无为是先天境界,有为是后天境界。
第三段,百日筑基,真正的道功,专修一百天,一定有所证验。坎中一点即命宝真阳。黄婆是中宫土,也是真意。婴儿是元精,姹女是元神。《参同契》卷下云:“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
第四段,是气脉体验,美快难言。古人对此形容的很多,《金丹四百字序》里有表述。如:“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子母之留恋,此乃真境界也,非譬喻也。……一意冲和,肌肤爽透。”
第五、第六、第七段,写的是真正到小周天功夫的修炼与景象。强调一定要炼先天一气。要真正通畅三关。要能入定。“恍恍惚惚”就是定境,只有在定境里才能发现造化之神奇。心死则神活,神活则能自然修炼先天元炁。紫阳所谓“元性见而元炁生,元炁生而元精产,相感之理也。”元神是先天灵性,而道炁是先天灵质,唯有元神神修,才能真正修命。“半夜三更现红莲”,是内景。而龙虎,也是元神与元精的物象比喻。生龙活虎,比喻气机生发的神妙境界。
第八段,讲佛道同修之理。修到后来,道法自然,饥餐困眠,如此而已,不修之修,不证之证,微妙玄通。
第九段,批评修炼中的某些偏颇,比如只学佛,不修丹。偏于修性,不知修命。三丰真人是站在道教立场批判佛教某些修行法门的,未必公允。禅宗和净土宗,也有其高妙的境界,不可轻易否定。可以看成是三丰真人对当时流行的禅、净二门中未得法者的批评。真正在禅宗、净土中得法实修而大成者,未必要融合仙道法门而修,一样伟大精彩、玄妙超越。这一点要认识到。任何法门,修到极致,都能成就。
第十段,说明口诀的珍贵,都是天机。天机不能随意泄露,则丹法也不能轻易传授。
第十一段,强调修仙的功夫,重在小周天。四正即“子午卯酉”四个关键时辰,可以把一天一夜的二十四小时串起来。所谓“时间攒簇法”。三年九载的实修,说明至少需要十二年的时间专修。虽然也有“赫赫金丹一日成”之说,那是古仙中的极个别人,但更多的人还是需要这十二年的功夫。三年炼丹,九年养神。养神,既包括对因炼丹而有的对阳神的修炼,也包括明心见性、迥超三界的修为。
第十二段,说明此诗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