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草金鱼的基础养殖知识


目录
  • 第一章 草金鱼的基础养殖知识
    • $\xi$1. 养鱼之前的准备
      • 1.1 缸
      • 1.2 确定鱼的数量
      • 1.3 换水频率
      • 1.4 氧气泵与加热棒
    • $\xi$2. 过滤
      • 2.1 过滤组成
      • 2.2 硝化细菌的工作原理
      • 2.3 选择合适的过滤组件
        • 2.3.1 滤材空间的选择
        • 2.3.2 滤材选择及清洗
        • 2.3.3 水泵的选择
        • 2.3.4 物理过滤的选择
      • 2.4 过滤形式选择
    • $\xi$3. 喂食
    • $\xi$4. 基本疾病治疗
      • 4.1 细菌性疾病
      • 4.2 体外寄生虫
      • 4.3 生病或隔离的措施

第一章 草金鱼的基础养殖知识

如果你不是小白,没必要看了。

本人养鱼理念深受养鱼老道、亮哥养鱼频道等人影响,每个视频反反复复的看,提取了很多有用的观点。

$\xi$1. 养鱼之前的准备

为什么要养鱼

我曾经问过人们为什么要养鱼,不外乎如下几种理由

  1. 路上偶然碰见,孩子吵着要买,自己也想试试
  2. 本来想买猫狗之类的,但是觉得照料他们很麻烦,说不定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被吸引住,想要观赏、照料他们,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4. 看到朋友家的鱼或网上,于是萌发了心思
  5. 孤单
  6. 本行业相关者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世界,是看见的这个世界的中心,观测中心以外的人的一举一动,不停地勾勒出他们的模样,来来去去,不停地被定型,不停地被碰撞,但是两个世界的人始终无法相融的,就像两个互看不对眼的NPC,双方都不可理喻。你不在了,眼中的世界也毁灭了。

我是懒得相信人,只要主动不去获取别人的信息,自然不会产生交集,避免劳神伤身,但总要有个寄托,相比煞费苦心互相算计的人,那么不会猜测人心的动物就是最好的选择。

猫狗除了在农村很好养,拴在院里,每天给点剩菜剩饭,放出去兜兜风晒晒太阳,就能养的不错,但是城里尤其是楼房,一层层的,每层的人家紧闭了门,好似自成一个世界,却不容易照料好这些猫猫狗狗。

有人就想到吃喝拉撒都在水里的鱼,不用折腾,只需要买个圆缸,放些水,入几十条鱼,随便撒点白菜叶就能照料好它们,又十分好看,欣赏它们在水中的游姿。

没有这么简单,下面依次按顺序介绍你需要做的准备。

需要测的东西
ph测试液,亚硝酸盐,氨氮,温度

1.1 缸

老手都称那些上过当的人买的是“新手快乐缸”,圆圆的,小小的,透明的,一只手就能捧起来,几只金鱼在里面懵懵懂懂地游动似乎很欢乐。

但我建议不要买那种小圆玻璃缸,不是因为什么圆缸扭曲鱼的视力,造成鱼烦躁不安,只是因为好贴壁放置如内置过滤,或挂一盏灯,或方便计算水的体积...

买缸第一考虑重量,搬运是否方便;如玻璃缸,的确很好看对吧,但是太重、易碎,尤其对独身一人很不友好,没有人帮助,就只能加半百请师傅搬上去了;我选周转箱,俯视的角度也不错。

第二考虑缸的大小,按理来说缸越大越好,越大装水越多,有害物质浓度就越低,扩散速度慢些,能给你缓冲的时机;就像塘里的鱼,哪里被污染了,那么只要水体积够大,鱼感知到,就往另一个方向跑,避开危险。

对于草金鱼这种中大型,能吃能拉的鱼类,至少选择 60*40cm 大小的缸。太小的缸装过多的鱼,会造成鱼类精神压力紧张,甚至死亡。因为只有遇见危险情况或者旱季,鱼才会成群结队,紧紧的挨在一起。

包括我们人也是,太过拥挤的房间,紧紧挨着身体的人群,会令人十分不适。鱼之间正常情况下也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鱼是很敏感的,对于那些有事无事就去惊吓,喝,用脚或手撞击鱼缸的人,就只为观察慌张失措的鱼感觉十分好玩,还是别与他交朋友了。这下子一惊吓,大大降低了与鱼好不容易培养的互动性,花的功夫全都木大。

缸的体积 = 长*宽*高

如果长度单位统一为cm,体积单位就为毫升;为dm,体积单位为升;为m,体积单位为吨。

如1m长40cm宽40cm高的缸,将长度单位统一为分米,它的容积为10*4*4 = 160 L,那么它最多就能装下160L的水。

1.2 确定鱼的数量

按一升水养一厘米鱼算,如你的水有100L,那么将池中的所有鱼的长度加起来,最好不要超过100cm;例养10cm的鱼不要超过10条。至于为什么不能养多,下面会懂的。

一定要把水质调整好了,再准备买鱼,这点非常重要!!!慌里慌张的买鱼,直接下水,很可能死伤惨重。但是也别只盯着过滤、水质好不好,食材的选择、鱼的密度、鱼群中有特别嘴贱欺负其它鱼造成其它鱼恐慌的、寄生虫与细菌的侵扰、环境因素如灯光照射角度等其它因素也是十分重要。不信你可以试试,在夜晚,突然射来一束强光,观察鱼是什么反应,是否十分很不安,四处躲避。此外鱼对声音(震动)也很敏感,尽量经过缸前时,动作幅度小一点。

网购的商家会告诉你,鱼不能直接放进新水中,需要泡包过温,使袋中的水与缸中的水温保持一致;需要过水,将废水慢慢舀出,新水慢慢添进;防止鱼突然接受不了刺激,暴毙。

特别是草金鱼,由于应激不适应环境,刚买回家的一个星期内,时常会跃出水面,甚至半米、一米,跃出缸外,如果时间恰好是夜晚,没有人把它捡进缸里,第二天清晨你就能看到一条鱼干。记得买个防护网,防止它跃出缸外。

1.3 换水频率

如何换水

水质稳定鱼才不容易生病,但其实对于居住在城里的人来讲,获取最方便又便宜实惠的水,那只能是自来水了。

自来水通常会被添加氯用来消灭病菌,但鱼往往对氯气不耐受,可能不适,出现缺氧的状况,你会看到鱼无力游动,身体测浮,直至死亡。

所以自来水养鱼必须经过困水阶段,将水中的余氯挥发掉。(不放心的话,余氯测试液测一下水中氯的含量)

将水装入容器,静置一天即可(最好不要超过三天);更快的方法如下:

  • 使用氧气泵爆氧气,使水翻滚起来,半小时即可
  • 鱼乐宝,专门去除氯气,丢上一颗,等溶解在水中即可使用

将已经困好的水,沿缸壁缓慢加入,不可直接冲击鱼身。一般来讲新水与老水温度或ph值相差越大,加水速度就应该越慢。

注意

  • 如果换水后困水容器还有残留的水,不要等下次与新水混用,那样会滋生细菌,不要图方便或占便宜的心态
  • 困好的水与缸内的水必须温度一致(或相差3°内),所以加热棒与温度计是必需的;如果温差过大,这种冷血动物来不及调节自身,很容易死亡。参考洗澡时水温突然变烫或变冰,可能导致作为常温动物的我们感冒。
  • 长时间不换水,水性可能慢慢变成了酸性,突然某一天大量换水,碱性的自来水大量冲击可能对来不及适应的鱼造成致命伤害,建议常备ph测试剂,测下老水与新水ph值是否相差不大。

换水频率

换水频率主要与鱼的数量、喂食频率等因素有关。一般水体浑浊发白、气泡难以破裂、鱼没有精神、水有腥味等异常状况,说明水质过老或硝化细菌工作不正常,需要换水,这时就需要停止喂食,等水质状态好了且添加新水一天后再考虑喂食)

一般一星期至半个月换一次,将缸中的水抽去三分之一,再加入三分之一的新水(这个几分之几,不固定,看水质,水质差就多换点,水质还行少换点,但要注意别突然一下大换水,比如一次换一半及以上的水,除非鱼生病了)

如果鱼数量多,喂食频率高,相应的换水频率也要提高。但切记别天天大量换水,有的鱼会受不了刺激。此时可以控制鱼的数量,减少喂食频率等。

为什么要换水

鱼缸是人为创造的一个封闭空间,没有大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分解者与生产者,能够达到自我净化,完美循环的效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人主动掌握。

未吃完的鱼粮,鱼排出的粪便尿液、其它污染物...在经微生物分解后无可避免地生成氨氮,鱼对此非常敏感,一般超过0.02ppm(1ppm指溶质质量占溶液的百万分之一)就有可能造成鱼的死亡。你可能会感觉水那么的清澈,好像没有啥问题啊,为啥鱼突然暴毙了?你可以使用氨氮、亚硝酸盐测试剂测试有害物质的含量。

在此之前就需要手动换水,降低有毒物质的浓度。

你想想,吃喝拉撒睡都在水里,主人还懒得换水,不死谁死?当然你如果很少喂食,鱼又少,懒点没关系。

如果无法每天手动清除粪便降低氨氮值,就需要定期换水,像过滤棉用时间长了,水下不去要洗棉一样(不要清洗滤材,将最上面的一层滤棉翻过来放在地上,用自来水冲击,把赃物冲出来,不要搓洗。清洗完后,把过滤棉放入开水烫几分钟,杀死虫卵去掉氯气)

总结:

什么时候换水

  • 鱼状态不行,浮头、蒙眼...。
  • 水质不行,粪便满天飘,水很浑浊,水面上的泡泡很久才炸开

换水量

正常情况下每次换1/3。

如何换水

抽出1/3的老水。保证新水的水温与老水的温差不要超过3度,爆氧气(气泡越细密越小越好),新水缓缓从缸壁倒入(分批倒入,不要一下全部倒完),不要直接冲击鱼体

注意蛋白棉,清完黄水后,就应该拿出,否则影响ph值

1.4 氧气泵与加热棒

虽然草金鱼对水温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也不像鲤鱼对氧气需求那么高,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如鱼生病,那时就需要升温换水爆氧气。

备着,遇到紧急状况会派上用场的。

$\xi$2. 过滤

为了延长换水时间,过滤是必不可少的帮手。(过滤只是其中一个环节,新手不用花太大的精力折腾在这上面,天天琢磨什么滤棉,啊又出来了一种滤材好像效果很好,哪种过滤效果最好...好吧我承认你没有其它办法了,所以只能折腾过滤,买最贵的滤材,给自己求得一个心理安慰,你愿意当冤大头那当我没说)

正常的鱼缸除了喂食,换下过滤棉,其它什么东西都不要随便添加,这玩意不是泡酒药,加的越多,效果越好。

2.1 过滤组成

一个完整的过滤一般包含物理过滤生化过滤两部分。

物理过滤一般是起到拦截可见污染物如粪便、鱼食残渣的作用,如白棉、毛刷、魔毯、魔袋...,只要能够拦截的住可见污染物就是合格的物理过滤。但需要时常更换,以免承载能力达到上限,开始溢流,污染物溢的到处都是。

但它拦截不了氨氮气等水溶性毒素,对此几乎毫无作用,这些微小的物质会直接透过过滤棉。对,物理过滤治标不治本,只能使水看起来清澈而已。

生化过滤是指培养出能够分解氨氮的微生物(称为硝化细菌),包含这些微生物的过滤系统就是生化过滤。一般塘里的淤泥、河沙就含有这些微生物,但是太影响观赏性了。

首先我们需要提供这些微生物附着的地方,如砖头、河沙、陶瓷环、棉花等表面粗糙,有很多孔隙的东西,这些东西就被称为是滤材。培养这些微生物的过程就叫养水,只有这些分解氨氮的微生物养好了,再考虑买鱼的事。但是切记养好水再放鱼,并不意味着只养水就万事大吉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滤材需要放在水流通过的地方,让这些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氨氮。

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可见杂质会堵住滤材的细微孔隙,所以先让脏水通过物理过滤,把杂质拦截下,再流经滤材。

那么这些微生物如何培养?一般放入少量有机物,如鱼食、鱼粪...等待两个月或更长时间,自然生成。

如果嫌太慢,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成品的硝化细菌,至少要10多天才能起效果。记住别信产家的夸大宣传,如分解吸收鱼类粪便及残渣、治疗鱼类疾病、处理水体浑浊这类离谱的功效,它就只有一个作用,降低氨氮与亚硝酸含量。至于分解粪便那是其它净水细菌干的事,无处不在,不用特意添加,有鱼友特意添加底沙或者淤泥,不只是为了好看,也是为了营造适合它们生存大量繁衍的环境,就如同野外一样。

至于价格,每100ml超过20元的就不用考虑了。这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商品质量与价格关系不大,就是为了满足某些客户的心理需求:这东西这么贵肯定有它的道理,是心甘情愿地被宰。

2.2 硝化细菌的工作原理

首先水中排泄物、食物残渣(包括动植物尸体)、尿液等都是有机氮的来源,很多种细菌等微生物都能分解这种氮并释放出氨。氨有腐蚀性,对生物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和毒性,极易融入水,渗入鱼体内部,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运输氧气能力下降,使鱼窒息而亡。

硝化细菌是一类好氧性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又称氨氧化菌)与硝酸菌。

首先亚硝酸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但亚硝酸也是有毒害的,致癌,需要进一步让硝酸菌转成毒害较小的硝酸。

这些过程就被称为硝化过程。

但是这不意味着加入大量的硝化细菌就万事大吉了,硝酸虽然没有氨毒性大,但也不是无毒,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定时换水。此外我们不是专业做研究的,只是养鱼的,知道基本原理即可。

2.3 选择合适的过滤组件

2.3.1 滤材空间的选择

首先要考虑要购买的空间能够放置多少滤材,一般为缸内容积的五分之一,不要太小,否者附着在这一点滤材上的硝化细菌数量不够,难以处理如此多的氨氮。

也不用追求过大,太多的硝化细菌没有足够的氨源,也会逐渐死掉,适合自己才好。

2.3.2 滤材选择及清洗

滤材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贵的不等同于好的,一般一斤超过8元的就不用考虑。如100L的水,却购买了100块以上价钱的滤材才能填满过滤箱,不用怀疑,你被宰了。

选择滤材,要选择单位体积内附着硝化细菌更多的滤材。

  • 不要选择难以清理日后难以维护的,如棉花;

  • 不要选择相同材质下质量密实,沉重的,说明孔隙少,不适合硝化细菌大量附着;

  • 不要选择有特殊功效的化学吸附类滤材,如活性炭、麦饭石、吸氨石等。这类滤材的确净水效果不错,水好像变清了,但不能长久健康的持续运行,需要定时更换,否则当它们吸附的毒素饱和,反而向水中释放这些毒素,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吸附能力极强的活性炭,对药效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活性炭使水变清,只是治标不治本,造成水混的根源没有解决,反而掩盖住鱼缸的异常状况,影响我们的判断,感觉水清啊,怎么鱼死的莫名其妙。

  • 不要选择贵的,仅凭包装与价格,看到产品介绍,什么no1的、纳米技术、高科技、富含微量元素、促进鱼类新陈代谢发色、改善鱼体质、净水、快速培菌等这类离谱的滤材功效就觉得好。滤材只有一个本事,就是为硝化细菌提供居住场所。这些产家恶性竞争一次次推出新产品夸大卖点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不要纠结滤材如何摆放,横放还是竖放或交错放,当然你对整齐要求较高,看着不顺眼,想怎么摆就怎么摆。

至于清洗,没有必要经常清洗,很可能会洗去附着的硝化细菌,造成水质动荡。一般好几年都不用清洗或更换。

如果强迫症犯了,非要折腾一下,要清洗,记得分为三次,在一星期内,不要一下子全洗了,要留点硝化细菌。清洗方式,建议把滤材装进尼龙袋中,只需要提上一袋,对着水龙头简单冲一冲,冲掉表面脏污即可。

2.3.3 水泵的选择

水泵流量一般为水容积的5倍到7倍。比如100L的水,只需要500L/H流量的水泵就足够了,但是由于考虑到水泵流量衰减或商家虚标,建议买大一点的。一般价格30左右甚至更便宜,但是如果追求静音的可调节流量的直流变频泵价格会更贵一些。

此外要考虑扬程,扬程过低,水抽不上来也是白搭。

我观察到一些人,就是刻意买流量超高的水泵,营造水流很强劲的环境,对鱼造成很大冲击。一般鱼流动费劲,有种逆流而上或随波逐流的感觉,你应该考虑是否流量过大,应该调小,否则鱼体力不支而死亡。

此外有人还要强迫症,营造强大的水流环境,只是因为缸内的粪便看着不顺眼,想要借助水流冲走它们。其实只是缸内表面干净了,但粪便还在过滤棉上,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改变,流量差不多就可以了,没必要过分追求空气缸。

2.3.4 物理过滤的选择

一般使用过滤棉,就是那种一次性的白条棉,这东西差不多两个星期一换,看到粪便过多,水下不去时(棉有积水现象),就应该更换。

棉没有必要清洗,再利用,直接扔了,换新的,否则效果大不如以前的。按更换频率算,一个月均摊下来超过5元也不用考虑了,没有必要买贵的。

至于鱼生病了,如生白点病下白点净,不用考虑药是否对硝化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崩溃,这是肯定的,但是现在当务之急是治好鱼,硝化细菌可以再培养。或者你有暂养池,把鱼从原池中捞出,治好了再放回去。记得治疗时打氧气。

2.4 过滤形式选择

有如下几种过滤

  • 上面的滴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过滤,水被水泵抽到最上面的一层,经过过滤棉,再逐渐往下行,中间及下面一层放上滤材。溶氧、过滤效果不错(不适合水草缸),但是由于影响观赏性,水流声音较大(可以调至静音),很多人不喜欢。

  • 内置过滤如水妖精或反气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气流上升产生的提水作用带动微小杂质,有效吸附杂质。反气举则额外添加了水流的冲击,水流从上至下,气流徐徐上升,利用水与气的对冲,让喜欢氧气的硝化细菌更舒服。

    它们只适合繁殖缸或小型缸,或作为配合大缸过滤辅助用,并不能独当一面。

  • 外置过滤,滤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挂在缸壁,声音很小,不会搅动水流,适合草缸与繁殖缸。

  • 上面的沼泽过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水流自下而上,不停地上升过程中,杂质被石头拦住,干净的水再流下来。最上面的根系发达的挺水植物配合硝化细菌、异氧菌分解氨氮,最接近大自然的一种方式。

    但是由于石头过重,对于喜欢折腾翻缸清理囤积杂质的人十分不便,此外,沼泽过滤对阳光要求较高,植物如果缺少阳光则无法顺利生长,缺少植物的助力,沼泽过滤基本是失败的。

  • 缸内的同程底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缸内底部过滤的一种方式,特别适合有底沙的缸及喜欢div自己动手制作有成就感的人群。使用工字管保证这8个被打孔的小工字管地方到中心处的距离相等,解决水泵直接吸,造成远端吸力不均匀的问题,减少缸内死角,保证各个地方吸力均匀都能吸到。

    有正吸与反冲两种形式。

    正吸,使用泵把水抽上去,配合外部过滤,然后干净后的水再流回缸内。如果有底沙,把这些管道埋上,那么吸水时,水是先从上被吸到下面,途中杂质被底沙拦住,然后水进入底部的管道,从中心处终于到达水泵的进水口,最后从出水口迸发出去。水流波动不会太大,造成吸鱼的情况,但底沙可能会很脏。

    反冲,把泵的出水口接入管道,将水流方向改变,强劲的水流先下去从中心处,途径各个管道,然后水再往上走,经过底沙,把底沙中的杂质冲出来。再配合一个泵把杂质吸出来。底沙是干净了,但水波动大,浪费电。

  • 底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适合大玻璃缸,水从玻璃缸的漏洞处下去,途径下水格被过滤棉拦住杂质,再流过这几个放满了滤材的格子,最后被水泵抽上去。

    这种方式,滤材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装滤材的空间巨大(储水层超大),过滤效果最好。把柜门一关,几乎不影响欣赏。也可以在下面的格子里放入加热棒,因为直接放入缸内影响美观。但要注意调节好水的流速及水泵流量,否则可能干烧或溢流现象。

$\xi$3. 喂食

喂食多少及频率

一勺下去,30s内被吃完,一天1到3次即可。如果吃不完,及时捞出食物,下次投喂量少些。

在温度低于20℃时,半个月喂一次即可,喂的越多死的越快。当然如果天气很好,阳光明媚,鱼也先后浮出水面向你索食,可以先投一点点试试,确定它们的确饿了再喂不迟。

温度低于8℃,不需要投喂。

喂食选择

活食优先,如水蚤、红虫、丰年虾等,记住没有消毒杀菌的很容易携带致病菌。

其次它们的冰冻食,一定要完全解冻,小心食物变质或肠胃不适。

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饲料也可以,因为金鱼不是很挑,都会吃,基本喂食半年过后,才知道这饲料没有营养,造成鱼体瘦弱,饲料的不好不会马上体现出来。买东西尽量看追评,什么吃完鱼开始失漂等异常状况那就不要买了,此外如果买那种很硬、膨化的,需要提前泡一泡,防止把鱼撑死(缺氧)。

$\xi$4. 基本疾病治疗

喂食注意

水温20度以下,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喂鱼食,否则

  1. 容易引起氨氮超标
  2. 容易得水霉菌和白点病
  3. 得肠炎
  4. 有机物过多,温度太低,蛋白虫爆缸

建议8度以下停食

鱼病症分为两大类。细菌性、体外寄生虫。记住凡是药,都会对鱼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习惯性下药。

4.1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比如水霉菌,肉眼看得见,白色毛毛状。一般是由于鱼体表有破损,比较虚弱,免疫力低下,给细菌可趁之机

  • 细菌对鱼体的破坏是开放式的,常见症状:出血、掉鳞、烂鳍、白斑、鼓眼

  • 可能是寄生虫导致鱼体虚弱而感染细菌,需要一起治疗

细菌性治疗:每100升水放200万的硫酸链霉素,200万单位的青霉素,一勺盐酸土霉素精粉(重要,前两种没有也行)

下面是常见病症的应对方法

  • 治疗细菌性烂鳃:痢特灵(呋喃唑酮片)和甲硝唑,每100升水各4片,配合青霉素
  • 治疗水霉菌:孔雀石绿(不建议使用,致癌)(0.1~0.2mg每升)或亚甲基蓝(2mg每升),这种菌怕盐(100升放一斤盐)升温至28度(加温不要快,一天升一度),要全部换水
  • 涂抹治疗穿孔病:先麻醉(导入滴露消毒液),再阿米卡星注射液(每10cm使用0.1毫升的注射液)或高锰酸钾干粉涂抹患处

如果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它可以杀死细菌、病毒、藻类等微生物。消毒完后,暴晒或爆氧半小时,让它挥发掉

无鱼:5mg/L
有鱼:0.2~0.3mg/L

治疗:0.4~0.5mg/L

假如有效含量是10%,1粒是1g,则1粒有效成分为100mg。

现在缸有10L的水,要做无鱼消毒,需要10L*5mg/L = 50mg。先把1L容量的饮料瓶灌满,把1粒二氧化氯泡腾片放进入,不用关盖。等它完全溶解后,那么这1L水含有100mg的有效成分,需要50mg,则把半瓶水倒入缸中即可。

4.2 体外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一般看不见,除了白点病可以肉眼看见(鱼体会分泌白色物质将小瓜虫包裹),其它病症没有明显外伤痕迹

常见肢体表现:擦缸和胸鳍快速抖动,呼吸急促,鳃盖鱼与嘴的张合很频繁(需要加大供氧)

鱼的肤色正常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明亮环境为浅色,昏暗环境为深色。如果肤色不对劲可能是生病的前兆

疾病中晚期:离群独流,行动缓慢,比较吃力。在水面漂浮或沉底,一动不动,特别个体由于体力透支显得很消瘦(萎靡不振),常常会引发鱼类的细菌性感染(菌虫交叉感染)

体外寄生虫治疗:一般包含如下成分:硫酸铜、敌百虫、福尔马林、孔雀石绿、亚甲基蓝、硫酸亚铁,成品如下

  • 惠弘 敌百虫
  • 乐彩 洁肤爽加检疫伴侣
  • 白点净
  • 自己制作:1.8g的孔雀石绿(不建议使用,致癌)和500ml的福尔马林36%浓度(有白色沉淀的不要使用),每100升水加入7ml。
  • 大水体:每1吨水加入0.5g硫酸铜、0.2g硫酸亚铁、0.5到0.7g晶体敌百虫

白点病与水霉病十分常见,每当梅雨天气,或换季,气温突降时等情况就会发现,与温度息息相关,家中备好药。冬天时突然加温需要谨慎,小瓜虫可能还没死,鱼先死了。

白点病与打粉病的区分:打粉病由于水质老化,鱼体表面充血,一片片白状,具体看如下链接。

【白点病】和【打粉病】解析 (360doc.com)

4.3 生病或隔离的措施

刚买回来的鱼或生病的鱼,不可直接合缸,要观察情况,隔离2个星期以上

  1. 将老缸的水抽干净,剩下的水渍使用抹布擦干净,不用消毒

  2. 直接加自来水,使用加热棒加温到室温,使用氧气泵爆氧(大功率的100升水20分钟,小功率的是1个小时)

  3. 鱼需要泡包(刚刚买回来的,需要泡15分钟左右)与过水(袋中老水倒出,将新水体等量缓慢加入袋中。过三五分钟再次操作)不可直接放入新水体中,以免暴毙

  4. 等到鱼适应新水体后,将鱼放入新水体中,装鱼的脏水直接倒掉。氧气不能停

  5. 根据病症下药。如果是混合病症,根据哪种更严重先用药,交替用药(先按剂量的一半下药,看看鱼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加大剂量或换药,随机应变)

  6. 如果水面发白,漂浮大量的水沫子,有很大的腥味(鱼体分泌的粘液过多,鱼体表有白膜),最好全部换水,至少50%。还是一样,放入自来水,加热爆氧,把鱼放入新水中,下药。循环操作直至水质正常。如果鱼眼内凹必死无疑,不用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