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之八种排序详解


目录
  • 1 排序概述
    • 1.1 插入排序
      • 1.1.1 直接插入排序
        • 1.1.1.1 定义
        • 1.1.1.2 java实现
      • 1.1.2 希尔排序(最小增量排序)
        • 1.1.2.1 定义
        • 1.1.2.2 java实现
    • 1.2 选择排序
      • 1.2.1 简单选择排序
        • 1.2.1.1 定义
        • 1.2.1.2 java实现
      • 1.2.2 堆排序
        • 1.2.2.1 定义
        • 1.2.2.2 java实现
    • 1.3 交换排序
      • 1.3.1 冒泡排序
        • 1.3.1.1 定义
        • 1.3.1.2 java实现
      • 1.3.2 快速排序
        • 1.3.2.1 定义
        • 1.3.2.2 java实现
    • 1.4 归并排序
      • 1.4.1 定义
      • 1.4.2 java实现
    • 1.5 基数排序
      • 1.5.1 定义
      • 1.5.2 java实现

1 排序概述

先来看看8种排序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 插入排序

1.1.1 直接插入排序

1.1.1.1 定义

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假设前面(n-1) ,其中[n>=2]个数已经是排好顺序的,现在要把第n个数插到前面的有序数中,使得这n个数
也是排好顺序的。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全部排好顺序。

插入排序的原理很简单,就像我们玩扑克牌时一样。如果手里拿的牌比他前一张小,就继续向前比较,知道这张牌比他前面的牌大时候就可以插在他的后面。当然在计算机中我们相应的也需要将对比过的牌向后移一位才可以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1.2 java实现

public class insertSort {  
  public insertSort(){  
     Integer a[]={49,72,38,65,23};  
      int temp=0;  
      for(int i=1;i=0&&temp

1.1.2 希尔排序(最小增量排序)

1.1.2.1 定义

基本思想: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n/2,n为要排序数的个数)分成若干组,每组中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d/2)对它进行分组,在每组中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当增量减到1时,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后,排序完成。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2.2 java实现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1,54,6,3,78,34,12,45,56,100};

        double d1=a.length;
        int temp=0;
        while(true){
                d1= Math.ceil(d1/2);
            int d=(int) d1;
            for(int x=0;x=0&&temp

1.2 选择排序

1.2.1 简单选择排序

1.2.1.1 定义

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然后在剩下的数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如此循环到倒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比较为止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2.1.2 java实现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a[] = {1, 54, 6, 3, 78, 34, 12, 45};
        int position = 0;
        for (int i = 0; i < a.length; i++) {
            int j = i + 1;

            position = i;
            int temp = a[i];
            for (; j < a.length; j++) {
                if (a[j] < temp) {
                    temp = a[j];
                    position = j;
                }
            }
            a[position] = a[i];
            a[i] = temp;

            System.out.println(StringUtils.join(a, ","));
        }
    } 
} 

运行结果
1,54,6,3,78,34,12,45
1,3,6,54,78,34,12,45
1,3,6,54,78,34,12,45
1,3,6,12,78,34,54,45
1,3,6,12,34,78,54,45
1,3,6,12,34,45,54,78
1,3,6,12,34,45,54,78
1,3,6,12,34,45,54,78 

1.2.2 堆排序

1.2.2.1 定义

基本思想:堆排序是一种树形选择排序,底层是一棵 近似完全二叉树,是对直接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的定义如下:具有n个元素的序列(h1,h2,...,hn),当且仅当满足(hi>=h2i,hi>=2i+1)或(hi<=h2i,hi<=2i+1)(i=1,2,...,n/2)时称之为
在这里只讨论满足前者条件的堆。由堆的定义可以看出,堆顶元素(即第一个元素)必为最大项(大顶堆)。
完全二叉树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堆的结构。堆顶为根,其它为左子树、右子树。初始时把要排序的数的序列看作是一棵顺序存储的二叉树,调整它们的存储序,使之成为一个堆,这时堆的根节点的数最大。然后将根节点与堆的最后一个节点交换。然后对前面(n-1)个数重新调整使之成为堆。依此类推,直到只有两个节点的堆,并对它们作交换,最后得到有n个节点的有序序列。
从算法描述来看,堆排序需要两个过程:
一是 建立堆,二是 堆顶与堆的最后一个元素交换位置。所以堆排序有两个函数组成。一是建堆的渗透函数,二是反复调用渗透函数实现排序的函数。

补充:

  • 大顶堆原理:根结点(亦称为堆顶)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结点关键字中最大者,称为大顶堆。大顶堆要求根节点的关键字既大于或等于左子树的关键字值,又大于或等于右子树的关键字值
  • 小顶堆原理:根结点(亦称为堆顶)的关键字是堆里所有结点关键字中最小者,称为小顶堆。小堆堆要求根节点的关键字既小于或等于左子树的关键字值,又小于或等于右子树的关键字值
  • 最后一个叶子节点的索引值是n-1,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位置:n/2-1n为完全二叉树的节点总数
  • 0开始计数,索引值为i结点左孩子位置为:2*i+1,右孩子位置为2*i+2
    如图所示:
    初始序列:46,79,56,38,40,84
    建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交换,从堆中踢出最大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剩余结点再建堆,再交换踢出最大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类推:最后堆中剩余的最后两个结点交换,踢出一个,排序完成。

1.2.2.2 java实现

堆排序和下标索引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顶堆和小顶堆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HeapSort {  
     int a[]={49,38,65,97,76,13,27,49};    
    public  HeapSort(){    
       heapSort(a);    
    }    
    public  void heapSort(int[] a){    
        System.out.println("开始排序");  
          int arrayLength=a.length;    
        //循环建堆    
        for(int i=0;i=0;i--){   
            //k保存正在判断的节点    
            int k=i;    
            //如果当前k节点的子节点存在    
            while(k*2+1<=lastIndex){    
                //k节点的左子节点的索引    
                int biggerIndex=2*k+1;    
                //如果biggerIndex小于lastIndex,即biggerIndex+1代表的k节点的右子节点存在    
                if(biggerIndex

1.3 交换排序

1.3.1 冒泡排序

1.3.1.1 定义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交换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基本思想: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3.1.2 java实现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bubbleSort(){  
     int 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5,4,62,99,98,54,56,17,18,23,34,15,35,25,53,51};  
    int temp=0;  
    for(int i=0;ia[j+1]){  
            temp=a[j];  
            a[j]=a[j+1];  
            a[j+1]=temp;  
        }  
        }  
    }  
    for(int i=0;i

1.3.2 快速排序

1.3.2.1 定义

快速排序一听这个名字可能感觉很快,但是算法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却跟插入排序是一 样的。之所以成为快速排序是因为他的平均效率比堆排序还要快,快速排序也是基于分治思想与归并排序差不多,但是快速排序是原址的,直接在原数组操作不需要再开辟新的存储空间。快速排序的思想很简单,就是选定一个关键字k将原数组分成两份g1g2g1中所有的元素都比k小或者相等,而g2中所有的数据都比k大或者等于,这样对g1g2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最终我们得到的就是一个有序的数组。

基本思想:选择一个基准元素,通常选择第一个元素或者最后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扫描,将待排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比基准元素小,一部分大于等于基准元素,此时基准元素在其排好序后的正确位置,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递归地排序划分的两部分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其实很简单:分别从初始序列“6 1 2 7 9 3 4 5 10 8”两端开始“探测”。先从右往左找一个小于6的数,再从左往右找一个大于6的数,然后交换他们。这里可以用两个变量i和j,分别指向序列最左边和最右边。我们为这两个变量起个好听的名字“哨兵i”和“哨兵j”。刚开始的时候让哨兵i指向序列的最左边(即i=1),指向数字6。让哨兵j指向序列的最右边(即=10),指向数字

1.3.2.2 java实现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49, 38, 65, 97, 76, 13, 27, 49, 78, 34, 12, 64, 5, 4, 62, 99, 98, 54, 56, 17, 18, 23, 34, 15, 35, 25, 53, 51};
        if (a.length > 0) {    //查看数组是否为空
            _quickSort(a, 0, a.length - 1);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public static void _quickSort(int[] list, int low, int high) {
        if (low < high) {
            int middle = getMiddle(list, low, high);  //将list数组进行一分为二
            _quickSort(list, low, middle - 1);        //对低字表进行递归排序
            _quickSort(list, middle + 1, high);       //对高字表进行递归排序
        }
    }

    public static int getMiddle(int[] list, int low, int high) {
        int tmp = list[low];    //数组的第一个作为中轴
        while (low < high) {
            while (low < high && list[high] >= tmp) {
                high--;
            }
            list[low] = list[high];   //比中轴小的记录移到低端
            while (low < high && list[low] <= tmp) {
                low++;
            }
            list[high] = list[low];   //比中轴大的记录移到高端
        }
        list[low] = tmp;              //中轴记录到尾
        return low;                   //返回中轴的位置
    }
}

或者如下:

	@Test
    public void testQuickDemo(){
        int a[] = {49, 38, 65, 97, 76, 13, 27, 1};
        sort(a, 0, a.length - 1);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
    }

    public void sort(int[] map, int start, int end) {
        if (start < end) {
            System.out.println("开始"+Arrays.toString(map));
            int p = getPlocation(map, start, end);
            System.out.println("p====="+p);
            sort(map, start, p - 1);
            sort(map, p + 1, end);
            System.out.println("结束"+Arrays.toString(map));
        }
    }
    public int getPlocation(int[] map, int start, int end) {
        int core = map[end];
        int i = start - 1;
        for (int j = start; j <= end - 1; j++) {
            if (map[j] <= core) {
                i++;
                int cache = map[j];
                map[j] = map[i];
                map[i] = cache;
            }
        }
        i++;
        map[end] = map[i];
        map[i] = core;
        return i;
    }

1.4 归并排序

1.4.1 定义

基本排序:归并(Merge)排序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新的有序表,即把待排序序列分为若干个子序列,每个子序列是有序的。然后再把有序子序列合并为整体有序序列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2 java实现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MergeSortDemo{  
int 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5,4,62,99,98,54,56,17,18,23,34,15,35,25,53,51};  
public  mergingSort(){  
    sort(a,0,a.length-1);  
    for(int i=0;i

1.5 基数排序

1.5.1 定义

基本思想:将所有待比较数值(正整数)统一为同样的数位长度,数位较短的数前面补零。然后,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排序。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以后,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
如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5.2 java实现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radixSort {    
         int a[]={49,38,65,97,76,13,27,49,78,34,12,64,5,4,62,99,98,54,101,56,17,18,23,34,15,35,25,53,51};  
  
public radixSort(){    
         sort(a);    
         for(int i=0;imax){      
               max=array[i];       
                    }       
                 }                               
        int time=0;       
         //判断位数;       
                 while(max>0){       
                    max/=10;       
                     time++;       
                 }                               
        //建立10个队列;       
                 List queue=new ArrayList();       
                 for(int i=0;i<10;i++){       
                          ArrayList queue1=new ArrayList();     
                     queue.add(queue1);       
        }                              
                         //进行time次分配和收集;     
                 for(int i=0;i queue2=queue.get(x);   
                             queue2.add(array[j]);   
                             queue.set(x, queue2);    
            }     
                      int count=0;//元素计数器;       
            //收集队列元素;       
                     for(int k=0;k<10;k++){     
                while(queue.get(k).size()>0){    
                         ArrayList queue3=queue.get(k);    
                             array[count]=queue3.get(0);       
                             queue3.remove(0);    
                    count++;    
              }       
            }       
         }     
    }      
} 

以下为经典排序算法在我机器上运行的耗时对比图(测试用的随机数组长度为50000),直接截的测试用例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