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便捷的小程序转App技术方案
从Web 2.0向Web3.0迈进,技术界发起了“去中心化”、“个人经济”及“隐私保护”为核心的技术运动。SNS(社交平台)将朝着个人网络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方向发展;Blog/Vlog/Wiki在Web3.0下提出了更“可控”的概念,换句话说,高可信度的用户撰写的内容将会被更多的人阅览并可能传播。
互联网似乎正在朝着安全、可信的方向发展。
但是,仅仅是趋势。现阶段,人们是对主流社交平台(微信、头条、天猫、优酷、百度)又爱又恨 - 既离不开它们、又厌倦它们。消费者虽然享用了“免费”的服务,可是贡献了更为宝贵的个人数据、牺牲了隐私。另一方面,主流社交平台捏住了消费者的流量侧,反过来席卷B端,让企业们为了引流获客不得不投入到互联网平台的“左右互搏”游戏中,随之而来的,是企业数据安全、商业隐私保护方面的妥协。
Web3.0革命已经悄然开始,我们还要继续忍受下去吗?
小程序经济,已经开始制约中小企业的服务及合作
中国有句老话,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套用在互联网时代更替上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拥有这些东西,过去是挺难的一件事。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乃至大企业里没有什么IT预算的部门,要自己搞一个App首先是技术门槛高,其次是维持难度大,再三是运营能力低。所以,最终的效果是,投入产出比很差,自营的App品质不高、推广成本高、客流量小,得不偿失。最后,很多企业都放弃了这方面的尝试。 小程序这种技术形态的出现,加上各大社交平台的如龙卷风似的推波助流,截至2021年,全网的微信小程序已经超过了700W个应用。 小程序流量经济已经形成,但随之产生了更多的问题。企业把自己的业务以小程序上架后,利用平台的用户流量推广业务,久而久之,企业离不开大平台生态,甚至逐渐成为平台的生态一部分。留存用户的活跃的诸多限制,异业合作,技术上的受限.....已然让企业主们头疼不已。拥有自己的App、拥有自己的服务、拥有自己的数据,掌握自己的数字化生态
当App的建设成本低至“一键生成”的时候,是否是一种技术上解决的思路? 凡泰极客的FinClip小程序容器技术,兼容微信小程序的语法,能够让企业主已有的微信小程序运行在自己的App上。没有App,尝试使用新推出的“小程序转App”功能,快速生成自己的App。 又有社交平台小程序,又有自己的App,换句话说,企业可以“一键生成”社交平台-App的公域-私域闭环:- 将已有的社交平台小程序A编译成FinClip小程序代码包(称为A'),通过FinClip企业管理后台上架,形成可嵌入任何App的小程序
- 通过“小程序转App”功能,一键生成iOS/Android App
- 在App中打开的小程序A',分享至主流社交平台,打开的是小程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