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 信息安全实验 XSS跨站脚本攻击原理与实践


XX大学XX学院
《网络攻击与防御》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验操作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报告的撰写又是知识系统化的吸收和升华过程,因此,实验报告应该体现完整性、规范性、正确性、有效性。现将实验报告撰写的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1、 实验报告模板为电子版。
2、 下载统一的实验报告模板,学生自行完成撰写和打印。报告的首页包含本次实验的一般信息:
? ? 组 号:例如:2-5 表示第二班第5组。
? ? 实验日期:例如:05-10-06 表示本次实验日期。(年-月-日)……
? ? 实验编号:例如:No.1 表示第一个实验。
? ? 实验时间:例如:2学时 表示本次实验所用的时间。
实验报告正文部分,从六个方面(目的、内容、步骤等)反映本次实验的要点、要求以及完成过程等情况。模板已为实验报告正文设定统一格式,学生只需在相应项内填充即可。续页不再需要包含首页中的实验一般信息。
3、 实验报告正文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1.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为了不和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的缩写混淆,故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恶意攻击者往Web页面里插入恶意Script代码,当用户浏览该页之时,嵌入其中Web里面的Script代码会被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
它与SQL注入攻击类似,SQL注入攻击中以SQL语句作为用户输入,从而达到查询/修改/删除数据的目的,而在xss攻击中,通过插入恶意脚本,实现对用户游览器的控制,获取用户的一些信息。
XSS的分类:
反射型XSS
存储型XSS
基于DOM的XSS
2.HTML
3.JavaScript
二、实验环境
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名称及规格,网络管理工具简介、版本等。
一台windows7、安装wampserver、火狐浏览器、Chrome浏览器

三、实验内容与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原理分析及具体实验要求。
实验内容:
1.反射型XSS,相对来说,危害较低,需要用户点击特定的链接才能触发。
2.存储型XSS,该类XSS会把攻击代码保存到数据库,所以也叫持久型XSS,因为它存在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3.DOM 型XSS,这类XSS主要通过修改页面的DOM节点形成XSS,称为DOM Based XSS。
原理分析:XSS攻击,指通过在页面注入恶意JAVASCRIPT代码,从而在用户浏览被注入恶意代码的页面时,控制用户的浏览器行为的一种攻击。
具体实验要求: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与实验报告

四、实验过程与分析
根据具体实验,记录、整理相应命令、运行结果等,包括截图和文字说明。
详细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方法。
1、 反射型XSS
首先对反射性xss的网页进行测试,输入test测试并submit发现在网页上显示出test测试,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反射性xss页面测试
当在输入框输入入测试,测试XSS最常用的就是,如果页面存在XSS,那么就会弹出“XSS”这个字符。观察发现弹出xss字符,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反射性xss插入字符测试
观察页面源码,发现之所以我们输入的xss没有在输入内容部分展示,是因为我们输入的代码被当成代码解析,源代码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反射性xss页面源代码展示
我们可以输入其他的JS代码,来让浏览器做其他的事,比如弹出用户cookie,在输入框中输入,其中document.cookie可以用来获取用户的cookie。提交后发现弹出窗口为空(如下图),这是因为因为访问的这个页面它没有给我们设置cooki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4 反射型xss获取cookie测试
修改源代码之后再次重复上述工作可以发现输入cookie,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5 反射型xss获取cookie测试
我们可以通过JS,构造一个请求,来请求一个我们有权限的页面,在构造请求的时候,把用户的cookie当作参数传过去,然后我们就可以在这个页面里,接收传过来的参数,然后再保存起来。所以首先需要写一个接收cookie的页面,它能够接收某个参数,然后保存起来。通过构建url编码的内容,我们输入,可以在xss文件夹中的文件中获得用户的cookie,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6 获得用户的cookie
2.存储型xss
存储型XSS一般发生在留言板等地方,因为它需要把用户输入的内容保存到数据库,用户向服务器提交的数据只是一次性的,如果不保存到数据库,数据就会丢失。
随便选择一个输入框,输入xss的测试代码,一般选择留言的地方测试,因为相对来说,允许我们输入的长度限制比较小,有的限制昵称的长度只能为32字符等。我这里也选择留言输入框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7 存储型xss测试结果
点击确定后,可以看到留言内容出显示空白。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8 存储型xss测试结果
我们模仿其他用户访问该页面,打开Chrome,访问该页面,因为HTTP是无状态协议,它依靠cookie来识别用户身份,但是不同浏览器之间cookie不共享,所以2个浏览器可以模拟2个用户的身份,因为2个浏览器访问同一个页面的话,产生的cookie不同,如果想要查看2个浏览器的cookie是否相同,可以在想要查看cookie的页面打开开发者工具,然后在控制台输入document.cookie就可以看到当前网站的cookie。可以发现一打开页面就弹出了xss窗口。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9 Chrome打开存储型xss网页
3. 基于DOM 的XSS
它通过修改页面的DOM节点形成的XSS,所以称为DOM based XSS。它和反射型XSS、存储型XSS的差别在于,DOM XSS的XSS代码并不需要服务器解析响应的直接参与,触发XSS靠的就是浏览器端的DOM解析。
可以查看页面的源代码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 10 基于DOM的XSS页面源码
我们要让他没有语法错误,就需要构造语句闭合一些标签,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单引号来闭合 a标签的href属性。然后一个“>”来闭合a标签的“<”。这样构造以后,就变成了“https://www.example.com/profile/update_password?new_password=Welcome1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做CSRF防护,那么攻击者便可以发送如下链接给受害者:https://www.example.com/profile/update_password?new_password=HACKER
当受害者在 www.example.com站点已经是认证通过状态,如果点击了这个链接,那么修改密码的请求便会以受害者的session数据发送到服务端。这将会导致受害者的密码被修改为HACKER。因此较为简单的扩大危害方式如下:
1.使用邮件的形式向某网站用户发送URL,通过这个伪造的url对用户进行攻击
2.可以使用邮件等形式攻击网站的管理员,攻击成功后便可以执行许多恶意操作,例如窃取他的凭证。

心得体会:
通过这个实验对于XSS攻击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于XSS攻击的基本形式进行了实践操作,基本理解如何通过一个url对用户进行攻击,获得用户cookie等恶意操作。从这个实验中学习到了比课本上更加实际更加深入的知识,对于了解信息安全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改进意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