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网络课程学习
绪论
1. 遥感的定义与构成
(1)遥感的定义





遥感图像对电磁波反射的强弱以此在图像上表现出不同的色调和颜色,以此来判读物体的主要性质
(2)构成部分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2)信息的获取

(3)信息的接收与存储
(4)信息的处理

(5)信息的应用

(3)遥感的实现过程
遥感的大致流程:
太阳光辐射 -> 传感器的接收(卫星接收) -> 地面接收 -> 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 用户开始处理 -> 分析结果进行图标的输出
2. 遥感的类型与特点
(1)遥感的类型









(2)遥感的特点:






3 遥感的应用



红色(健康)
深红色(有虫灾)
青色(有严重虫灾)
第一章 遥感的物理基础
1 电磁波谱与遥感上应用的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波?


遥感是使用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太阳光

都属于电磁波








红外线包括光红外和热红外




光红外是地面对太阳光的反射 热红外是对物体的温度

遥感的种类







遥感实时动态的研究地面的变化




























监督分类对当地的情况已经了解


精度非常高 可以达到 1~2mm

2.大气透射窗口



大气的层次与成分

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就是对流层和流层







改变方向但是不改变强度,大气折射率与大气密度有关


常见的大气透射窗口






主动遥感 全天候
3. 地物的反射波普




可以勘测石油

因为光波的穿透率为 0

地物的反射率










地学区域重要的应用范围


反射率低水体的颜色比较深









第二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1. 陆地卫星LandSat系列


卫星的重复时间是16-18 天

第一代:

第二代:










2.高空间分辨率卫星





高分专项





3.扫描成像和摄影成像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UMVZND0u-1584452145689)(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200317212334551.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QwNDE3MDcw,size_16,color_FFFFFF,t_70)


每一个点的比例尺不能保证是一定相同的







4.遥感图像特征




中等分辨率


oli > tm spot











第三章 遥感图像处理
3.1数字影像
什么是数字图像?





对航片进行扫描
数字图像在硬盘中的存储的时候是数字图像,当显示在电脑的屏幕上的时候,变成了模拟图像

空间特征:







直方图的应用以及作用
横坐标是亮度值,纵坐标表是亮度值的频数
3.1.1 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介绍

什么是图像?






3.2 图像校正
(1)辐射校正









几何校正















3.3 对比度变换
















3.4 彩色变换


密度分割




几种合成方案





标准假彩色合成




HLS 变换


3.5 空间滤波
图像增强处理






存在噪声的时候,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均值平滑和中值平滑












3.6 图像运算

图像运算方法








城市扩展:









3.7 分辨率融合


TM 有七个波段,光谱信息很丰富




















第四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4.1 目标地物的解译标志



























4.2 摄影相片的判读






植被在TM1为黑色 TM4为灰色
水体刚好相反





彩色红外相片更加清晰






会产生阴影
4.3 扫描影像的判读










左图是枯水期








植被交通建筑 需要高分辨率的图像







4.4 非监督分类





4.5 监督分类




第五章 植被遥感
5.1 植被遥感





















2500 高山草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