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设计)中科大郑权老师
ISP是由多个分组交换机和多段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
网络边缘:端系统、客户机、服务器;
面向连接服务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具有可靠数据传输、流控制、拥塞控制的特性,但是这三种不是面向连接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在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时,可能含有其中的一个特征,也可能含有多个。
无连接服务即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构建网络核心的方法:1电路交换 2分组交换
网络核心的作用:数据交换
电路交换网络的复用:1频分复用(FDM)2.时分复用(TDM)资源浪费
分组交换网络有两大类;数据报网络和虚电路网络
数据报网络:根据主机目的地址转发网络称为数据报网络;根据转发表来找到
虚电路网络:
分组交换网络中的时延和丢包
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协议分层(从上至下)
应用层:交换数据报文(报文)
传输层:进程到进程的区分;把不可靠的网络传输变为可靠。(报文段)
网络层: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两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转发,路由(分组)
链路层:在相邻的两点之间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帧)
物理层:将链路层的帧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传送至另一设备上,然后该设备将物理信号再转换为数字信 号。再传送至链路层。按照比特进行传输(比特)
C/s模型 可扩展性比较差
P2p模式 难以管理
应用层
对进程进行编址(进程标识) 主机IP地址 所采用的传输协议(TCP UDP)端口号
TCP SOCKET表示的是源与目标之间的约定(四元组 源系统IP 源系统port 目标端系统IP 目标端系统port)
UDP socket(二元组 本地IP和本地端口)
Tcp实际传两样东西:报文+socket UDP传输 报文+socket+目标地址信息(IP+port)
HTTP
两种类型的HTTP报文:请求,响应
Web缓存:减小服务器负载,
安装本地缓存(代理服务器)
FTP:文件传输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