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SHELL脚本
6.1 SHELL脚本元素
第一行的脚本声明(#!)用来告诉系统使用哪种Shell解释器来执行该脚本;
第二行的注释信息(#)是对脚本功能和某些命令的介绍信息,使得自己或他人在日后看到这个脚本内容时,可以快速知道该脚本的作用或一些警告信息;
第三、四行的可执行语句也就是我们平时执行的Linux命令了
[root@linuxprobe ~]# vim example.sh #!/bin/bash #For Example BY linuxprobe.com pwd ls -al
6.2 内置参数
Linux系统中的Shell脚本语言内设了用于接收参数的变量,变量之间使用空格间隔。例如,$0对应的是当前Shell脚本程序的名称,$#对应的是总共有几个参数,$*对应的是所有位置的参数值,$?对应的是显示上一次命令的执行返回值,而$1、$2、$3……则分别对应着第N个位置的参数值
6.3 条件测试语句
操作符 | 作用 |
-d | 测试文件是否为目录类型 |
-e | 测试文件是否存在 |
-f | 判断是否为一般文件 |
-r | 测试当前用户是否有权限读取 |
-w | 测试当前用户是否有权限写入 |
-x | 测试当前用户是否有权限执行 |
&&是逻辑“与”,只有当前面的语句执行成功的时候才会执行后面的语句。
||是逻辑“或”,只有当前面的语句执行失败的时候才会执行后面的语句。
!是逻辑“非”,代表对逻辑测试结果取反值;之前若为正确则变成错误,若为错误则变成正确。
6.4 整数比较运算符
操作符 | 作用 |
-eq | 是否等于 |
-ne | 是否不等于 |
-gt | 是否大于 |
-lt | 是否小于 |
-le | 是否等于或小于 |
-ge | 是否大于或等于 |
6.5 字符串比较运算符
操作符 | 作用 |
= | 比较字符串内容是否相同 |
!= | 比较字符串内容是否不同 |
-z | 判断字符串内容是否为空 |
6.6 流程控制语句
if条件测试语句
if条件语句的单分支结构由if、then、fi关键词组成,而且只在条件成立后才执行预设的命令,相当于口语的“如果……那么……”。
[root@linuxprobe ~]# vim mkcdrom.sh #!/bin/bash DIR="/media/cdrom" if [ ! -d $DIR ] then mkdir -p $DIR fi
if条件语句的双分支结构由if、then、else、fi关键词组成,它进行一次条件匹配判断,如果与条件匹配,则去执行相应的预设命令;反之则去执行不匹配时的预设命令,相当于口语的“如果……那么……或者……那么……”。
if条件语句的多分支结构由if、then、else、elif、fi关键词组成,它进行多次条件匹配判断,这多次判断中的任何一项在匹配成功后都会执行相应的预设命令,相当于口语的“如果……那么……如果……那么……”。
for条件循环语句
for循环语句允许脚本一次性读取多个信息,然后逐一对信息进行操作处理。
while条件循环语句
while条件循环语句是一种让脚本根据某些条件来重复执行命令的语句,它的循环结构往往在执行前并不确定最终执行的次数,完全不同于for循环语句中有目标、有范围的使用场景。while循环语句通过判断条件测试的真假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命令,若条件为真就继续执行,为假就结束循环。
case条件测试语句
case语句是在多个范围内匹配数据,若匹配成功则执行相关命令并结束整个条件测试;如果数据不在所列出的范围内,则会去执行星号(*)中所定义的默认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