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基本模型
协议标准
NFT 建立的底层逻辑是以分布式账本为基础,同时其交易依赖于点对点的网络,如果将区块链这个分布式账本看做一种特殊类型的数据库的话,那么 NFT 就将存储于这个数据库之中实际 NFT 的存储现状要更复杂一些。假如这个数据库具有基本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特征,那么整个 NFT 生态闭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场景。
-
NFT 数字化:NFT 创作者将检查文件、标题、描述语句是否完全准确,然后将 NFT 的元数据转化为适当的格式。
-
NFT 存储:NFT 创作者可以选择链上和链下两种方式来存储元数据,链上存储费用较高、交通拥堵但元数据会与通证一起永久存在,链下存储限制较小但理论上存在元数据丢失的风险。目前链下存储可选择的解决方案有集中式数据存储、IPFS 和分散式云存储等。
-
NFT 签名:NFT 创作者对包含 NFT 数据哈希值在内的信息进行签名,然后发送给智能合约。
-
NFT 铸造和交易:智能合约在收到 NFT 的完整信息后,便可以开始铸造同时启动交易流程,其主要机制是由通证标准来制定的。
-
NFT 确认:一旦交易信息在链上得到确认,NFT 的铸造流程就完成了,被铸造的 NFT 将永久性地链接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区块链地址以证明它的存在。但 NFT 的实际内容通常存储在链下,与 NFT 的所有权分属两个存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