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中如何在自定义组件上使用v-model和.sync
自定义事件
tips
- 推荐始终使用 kebab-case 的事件名。(v-on会将事件名自动转换为小写,避免匹配不到)
- changeData ×
- change-data √
自定义组件的v-model
- 用法:
- 父组件定义数据源(不需要定义修改数据的方法),在子组件标签上通过
v-model="data"
进行传递 - 默认传递的属性名是
value
,事件名为input
。可以在子组件中配置model
选项重命名属性名和事件名 - 子组件props接受名称为value的属性(固定名),通过
$emit("input", payload)
在子组件即可修改数据,形成双向绑定
- 父组件定义数据源(不需要定义修改数据的方法),在子组件标签上通过
// 父组件
我是dad
{{ dadData }}
// 子组件
我是儿子组件
.sync 修饰符
-
为什么会有这个修饰符?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 正常我们父子组件通信是父组件props传参,v-on监听改变数据的事件,子组件通过$emit去触发。
- 父组件每次都要定义类似的事件函数this.data = newData,如果是一个对象,那么它的每个属性传递过去都要定义相应的事件函数(麻烦重复的代码变多了)
- .sync就是用来简化这块的代码
-
怎么使用.sync?
- 父组件直接在子组件标签上使用
:name.sync="person.name"
- 默认发送的处理的事件名为
update:name
,name就是你传过去的属性名 - 如果需要使用属性,子组件可以通过props接收,也可以使用
$attr,$parent
等获取。注意:props接收过的属性不会出现在当前实例的$attr中 - 如果需要触发事件,可以使用
$emit("update:属性名", payload)
,也可以使用$listener
- 使用
v-bind.sync="obj"
可以把obj对象中的每个属性和事件自动分发给子组件
- 父组件直接在子组件标签上使用
// 父组件
我是dad
{{ dadData }}
// 子组件
我是儿子组件
{{ something }}
{{ girlFriends }}
思考
v-model和.sync本质都是语法糖,设计出来就是为了方便使用减少代码量。不过更利于使用的封装究竟是方便新手的上手还是加重了学习负担,可能各执己见吧
文章只是个人学习文档并记录总结,具体细节请自行查阅官方文档
https://cn.vuejs.org/v2/guide/components-custom-events.html